第2532章 凉州代言人(第2/3页)

贾诩点点头。“陛下圣明,这事的确急不来。百年羌乱,原因复杂,既有地理的先天不足,又有关东与关西、文臣与武将的分歧冲突,要想凭一纸诏书解决问题,未免幼稚。”

杨修盯着贾诩看了两眼,欲言又止。他转头看着窗外,沉默了片刻。“陛下有个想法,让辛佐治回安西都督府,协助你处理一些你不方便出面的事,你以为如何?”

贾诩诧异地抬起头,盯着杨修看了片刻,哑然失笑,又慨然一叹。“诩何德何能,竟得陛下如此体恤,感激之情,无以回报,只能铭记肺腑,告诸子孙。”他又说道:“德祖,你应该早点说,让辛佐治与赵云同行。他年轻,辛苦点没问题。我老了,应该在关中多歇歇。”

“现在也来得及。”杨修欣然而笑。

……

杨修回城后,便与贾诩分了手,去了左都护府。

辛毗、陆逊正在院中说话,见杨修进来,一起迎了过来。辛毗看看杨修的脸色,未语先笑。“主簿出马,果然是无往而不利,连贾文和也难当锋锐。”

杨修笑了一声,却没说话,反倒瞅了陆逊一眼。

陆逊眉心微蹙,轻声说道:“不是杨主簿无敌,而是贾文和识大体。只可惜这样的智者凉州太少了。”

辛毗有点尴尬。被后生指正,他多少有些没面子,可是指正他的是陆逊而不是杨修,又让他不至于那么难堪。陆逊虽年轻,身份却尊贵,不仅是孙尚香的未婚夫,更是天子一手调教出来的江东俊杰。就亲近而言,陆逊甚至超过孙权、孙朗等人。

在这里,他甚至比杨修更能代表天子。

陆逊引杨修上堂就座,杨修将与贾诩交谈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凉州必须稳定,而贾诩是最适合的凉州代言人,得到贾诩的全力支持比什么都重要。之前他已经转达了天子的意思,只是一直没和贾诩通气,要等送完赵云再说。

天子不希望贾诩觉得这是逼他就范。

贾诩不求官,不贪财,富贵对他如浮云,威逼利诱都不行,唯有以情动之。杨修专程赶来,与其说是为了赵云,不如说是为了贾诩。

如今水到渠成,贾诩感受到了陛下的诚意,愿意全力配合,辛毗可以去安西都督府报到,然后起程追赶赵云。

辛毗已经交接完了相关的公务,连行李都打点好了,随时可以起程。赵云眼下只是一个别部司马,辛毗去做他的军师等于是降级使用。可是辛毗心里清楚,他今天暂时受的委屈,将来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不仅安西都督府的军师一职非他莫属,赵云、张绣等人也会对他的到来热烈欢迎。

他的出现表示天子对赵云的定位至少是万人督。有他参谋军事,立功封侯的希望大增。

辛毗随即赶往安西都督府,拜见鲁肃、贾诩。他原本就是鲁肃的军师,公交私谊都很好,鲁肃自然不会为难他,只要贾诩不反对就行。

贾诩当然不会反对。辛毗是去替他拔刺的,他要是反对,难不成想亲自动手,在乡里做恶人?

贾诩不仅没有反对,反而和辛毗说了很多,详细介绍了凉州的情况,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包括各部落之间的恩怨情仇,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还告诉辛毗,如果有麻烦,该去找谁,注意哪些问题。凉州人对关东人向来有成见,但也不绝对,有些关东人就在凉州有极好的口碑。

比如故武都太守虞诩。

虞诩文武兼备,既有谏阻朝廷弃凉的见识,又有破羌的战功,任武都太守时,还有疏通河道的善政,在凉州威望很高。你如果能请虞诩的后人为掾吏,可以消除一些凉州人对关东人的成见。

辛毗很感激,却有些顾虑。

他知道虞诩的事迹,也了解虞诩的后人,请人帮忙并不难。但虞诩的家族和陈留边氏是姻亲,而陈留边氏的家主——名士边让是被孙坚杀死的,因为这个原因,边氏、虞氏到现在都没有人入仕。

贾诩花白的眉毛耸了耸,眼神从辛毗脸上一扫而过,随即又恢复了淡然。

“有人推荐过虞氏子弟出仕吗?”

辛毗摇了摇头。是虞氏、边氏子弟不肯入仕,还是没人敢推荐他们,他也不清楚。按理说,虞氏、边氏都是大族,不可能没有人推荐,之所以是现在这个局面,很可能是卡在天子那一边。

这只是他的猜测。他这几年一直在外,不太清楚朝中的情况,别说虞氏、边氏,就算是兄长辛评的情况,他都尽可能不问,以免引来嫌疑。

贾诩的那一眼,看得他脸上很不安,却又不好说什么,只能佯作镇静。

贾诩轻咳了一声:“你先走吧,时辰还早,应该能追得上。这件事,我和大都督再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