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祈求和平的万里长城(第2/3页)

没有长城,中国的历史将会重写,中国南北民族融合的进程也会大受影响。孙中山说:“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如是则中国民族必无汉唐之发展昌大而同化南方之种族也。”我们不能不佩服孙中山综观历史的伟大战略眼光。

中国历史上,曾形成过所谓长城经济带,尤其在长城的数十个关口中,形成了南北双方“往来长城下”的格局。虽然交流双方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长城作为一种新的地理因素,重新规定了人们行为的位置,进而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很长时间里,长城两边的农、牧两大经济体互相依存,长城之内的农业经济需要长城之外的畜牧业和药业的补充,而长城之外的游牧民族对农业经济的依存则更深,长城成了农、牧经济的汇聚线。长城的存在造成了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长城的“精神”

修建长城的艰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无数人离乡背井,告别了亲人,来到北地,长年累月地辛劳,有的人便将生命永远留在这里。在两千多年的时间中,超过亿万人在这里奉献他们的辛劳甚至生命,创造出这一举世罕见的奇迹。汉语中“众志成城”的成语,说的正是这件事。

在与长城有关的传说中,孟姜女的故事尤其动人。孟姜女是秦始皇时代的一位女子,她的丈夫去修长城,她在家中思念不已,于是万里迢迢去寻夫。到了长城脚下,一位同乡告诉她,她的丈夫已经死了,尸骨就埋在长城下。于是,孟姜女在长城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一段段长城倒下了。

慕田峪长城一段

中国人在修建长城过程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百姓承担的苦难和内心的辛酸。但不能由此推论出,中国人憎恨长城。孟姜女的故事中透露出对暴君秦始皇的憎恨,却没有对长城本身的诅咒。人民没有理由去诅咒一道保护自己的安全屏障。

长期以来,长城还被中国人当作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巍峨的长城,横亘在中国的北方,它的存在就说明,众志可以成城,群体团结的力量可以移山倒海,创造人间奇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就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歌词,激励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团结奋斗。

长城的建设,显示出中国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看今天北京郊外的明长城,高墙在陡峭的山脊上延伸,人攀登上去尚且困难不已,而要在薄薄的山脊上建筑巨大的城墙堡垒,它需要付出怎样的辛劳。当年的施工没有今天的机械化工具,其艰难程度可以想见,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无法完成的。长城的建设者,绝对不是有人说的是“将自己封闭起来的懦夫”,而是顶天立地的壮士。

长城的美

长城的确是“伟大的城墙”,它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建筑。长城的美,就体现在它的雄奇博大上,它不仅纵横万里,体量巨大,而且大开大合,如同一位书法家,在无垠的天幕上留下的壮丽墨迹。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在创造和欣赏长城的独特的美。如长城烽火台的设计可以说极尽奇思妙想。为了传递信息,一有战端,在夜晚就举火示意,在白天就于烽火台上燃起烟火,人们谓之“狼烟”,狼烟四起,在旷野之中缭缭升腾,十分壮观。

长城是防御工事,但它不是简单地建一道单调乏味的城墙,将敌人拦在墙外,它是一个复杂的防御体系,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烽火台等组成。烽火台、敌楼等绵延长城的一个个节点,为无限延伸的城墙注入变化的节奏,造成长城起伏跌宕的气势。长城不是直线的延伸,而是蜿蜒曲折,笔走龙蛇,伏脉万里。我们今天登上长城远看,总觉得内心中有一种回环往复的意味在回荡,无法抑制的情感随着长城的龙脉而婉转,我们感受到一种流动的气韵。

司马台长城

长城这种跌宕起伏、回旋流动的气势和韵味,在司马台长城体现得最充分。

司马台长城在北京郊外,是一段明长城。有人说,长城之美,尽在司马台;司马台之美,尽在险峻中。

司马台长城建在陡峭的山脊上,山脊委婉曲折,长城的身段也随着山势而起伏,忽而落入深渊之下,忽而跃于山顶之上。它就像一条巨龙,一会儿到一片苍松翠柏的深山中豪饮山泉,一会儿又到高高的天穹上舞动身姿。

司马台长城最险处是名为云梯和天桥的两段不长的路段。云梯号称为“万里长城险绝处”,它是单面墙体,有的地方不过半米,人走在其中,两侧为悬崖陡壁,像一个直梯子一样向上直接跃升,势如山立。云梯之上有天桥,长约百米,桥面极窄,真是“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