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京剧:“角儿”的艺术(第2/3页)

京剧表演的独特性在于唱、念、做、打集合于一两个主要演员身上。

过去习惯称呼京剧表演的主要演员为“角儿”,称呼著名演员为“名角”。照这种称呼,那么可以说,京剧的意象世界(“戏”)的生成,主要依赖“角儿”的唱、念、做、打的表演,特别是依赖“名角”的表演。这就是京剧艺术和其他戏剧艺术形式在美学上最大的区别。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哪个演员演哈姆雷特,舞台上的意象世界都是莎士比亚的世界。而京剧则不同。梅兰芳演出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的意象世界乃是梅兰芳的世界。莎士比亚去世了,莎士比亚的世界是永存的。梅兰芳去世了,梅兰芳的意象世界,梅兰芳的美,也就随之消失了。

京剧演出场面

人们说,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主要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京剧艺术二百多年的历史,无数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实践经验,都证明了京剧艺术在美学上的秘密就在于此。

“虚拟”之妙

京剧表演艺术的一个显眼的特色是“虚拟”。“虚拟”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动作的虚拟,一方面是环境的虚拟。动作的虚拟,如骑马,舞台上并没有马,演员并不真的骑马,而是由演员拿一根马鞭,由圆场、转身、挥鞭、勒马等一系列动作来表现他策马疾行。环境的虚拟,如行船,舞台上既没有水也没有船,而是由演员拿一支船桨,通过表演,使观众“看到”他在水上行船。京剧舞台上的布景很简单,只有一桌二椅。这张桌子,可以是一张桌子,但演员上去支着一只胳膊睡觉,就成了一张床,演员站上去向四处眺望,就成了城楼。环境就在演员身上,随着演员的表演,环境就在观众眼前呈现出来了。

虚拟的妙处在于突出演员的表演,从而使观众感受到丰富的意蕴和无穷的趣味。我们举两个折子戏为例。

一个是《三岔口》。这出戏描绘二解差押解焦赞住进旅店。任堂惠为保护焦赞也追踪住进旅店。店主怀疑任堂惠要谋害焦赞,夜里摸进任堂惠的房间,任堂惠也怀疑店主是坏人,早有警觉,于是二人发生一场格斗。这场戏的特点是台上灯光极其明亮,但是观众却从演员的表演中看到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两位演员摸黑战斗,一刀劈下去,距离对方的脸只有几寸,但对方毫无察觉,非常惊险,又非常有趣,有一种幽默感。

再一个是《秋江》。这是从川剧移植过来的。这出戏描绘年轻尼姑陈妙常离开尼姑庵去追赶她的情人潘必正,遇大江挡住去路。陈妙常央求一位老艄翁驾船载她追赶潘必正。舞台上既无水又无船,但通过两位演员的表演,观众明明看到满台是水,二人在不断摇晃的小船上往前追赶,陈妙常十分焦急,老艄翁却不断和她调侃,妙趣横生。

这就是京剧艺术“虚拟”的妙用: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通过演员的表演显现一个充满情趣的意象世界。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三岔口》的舞台上真的是一团漆黑,如果《秋江》的舞台上真的有一条小船,演员还表演什么?那还有什么趣味?

京剧净角扮相

“看戏看角儿”

老的京剧观众流传一句话,“看戏看角儿”,或者说,“听戏听角儿”。这句话概括了京剧欣赏的主要特点。

京剧欣赏的特点,是由京剧意象生成的特点所决定的。

京剧观众走进戏院,目的不仅是看“戏”,而且是看“演”戏。因为他们知道,京剧的“戏”(舞台意象)是“演”出来的,“戏”的意蕴是在演员唱念做打的表演之中。观众看戏时,不仅意识到这是赵艳容,这是武松,这是曹操,而且意识到这是梅兰芳,这是盖叫天,这是袁世海,意识到这是梅兰芳在演赵艳容,这是盖叫天在演武松,这是袁世海在演曹操。他们欣赏的重点是演员(特别是名演员)的表演。这就是所谓“看戏看角儿”。这是京剧欣赏的第一个特点。

两位旦角演员

京剧观众还有句话:“越是熟戏越爱看。”道理就在这里。电影一般看过一遍就不想看了,即使再看,也没有第一次看时那份欣喜和激动了。看京剧,越是熟戏,情节故事的背景越是退到远处,就越能集中心思欣赏演员的表演,就越能感受、领悟和品味演员表演所包含的深层的意蕴。

京剧欣赏的第二个特点,是观众常常把演员表演的技巧美和形式美从舞台整体意象世界中分离出来欣赏,一句唱腔,一个特技,都可以博得观众的掌声。人们看一场电影或一场话剧,看到戏中某个坏人干伤天害理的勾当时,不会有人叫好,因为观众眼中看到的只是角色。但是看京剧演出遇到类似的场合却常常有人叫好,因为京剧观众既注视角色,又注视演员,注视演员表演的技巧和形式。王梦生《梨园佳话》曾描述京剧名净黄润甫的表演:“其唱极响脆之能事,确有洪钟之音。扮戏善作老奸,最能险狠。如《捉放》中之曹操,《下河东》中之欧阳方,皆使人见之切齿,恨不生食其肉。及一发声,一作势,又不能不同声叫绝。”观众一方面对曹操切齿,另方面又为黄润甫的表演叫绝。这就是一种分离。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说:“当我们观看一个中国演员的表演的时候,至少同时能看见三个人物,即一个表演者和两个被表演者。”一个表演者即演员,两个被表演者即演员和角色。所以他把京剧的表演称之为“双重的表演”。布莱希特的话抓住了京剧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于这种“双重的表演”,不同的观众欣赏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有的侧重于以演员扮演的角色为中心的舞台整体意象,有的侧重于演员表演的技巧美和形式美(例如闭着眼睛听戏),更多的则是在二者之间来回移动,从演员的“双重的表演”中得到双重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