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佛教中国化 通往自由之路(第2/2页)

认得心就是认得佛,也就是觉悟。但,这是你和佛之间的事。只有你和佛知道,也只需要你和佛知道。正如少年时代的风流韵事,只有也只需要我和她知道。

那么请问,还能说茶味就是禅意吗?

是,又不是,既不是“是”,也不是“不是”。

明白了这一点,才真正懂得“茶禅一味”,也才能真正懂得大珠慧海。实际上,所谓“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并不完全是顺其自然,更重要的是发现自我,因为佛性就在每个人的心中。通往心灵之路,就是通往自由之路。

据1865年《煎茶图式》,酒井忠恒编,松谷山人吉村画。中国茶道在唐宋时期逐渐形成,其标志就是陆羽《茶经》的问世。而圆悟克勤的墨宝,也与日本茶道有着密切的因缘关系。

可惜这很难。

有一次,一位僧人向兴善惟宽请教。

那人说:请问大和尚,道在哪里?

惟宽说:就在眼前。

那人说:既然就在眼前,我怎么看不见?

惟宽说:因为你有“我”,所以看不见。

那人说:那大和尚你,看得见吗?

惟宽说:又有你,又有我,更看不见。

那人说:没有我也没有你,就看得见了吧?

惟宽说:没有你也没有我,谁看啊?[26]

这才真是精彩之极。

[17]见《五灯会元》卷三。

[18]见《六祖坛经·付嘱品》。

[19]见《五灯会元》卷四“黄檗希运”条。

[20]见《大珠禅师语录》卷下。

[21]见《无门关》。作者慧开,南宋禅师。

[22]见《五灯会元》卷五,作者为惠能五世法孙船子德诚。

[23]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藏奈良大德寺,为镇寺之宝。

[24]见《五灯会元》卷三。

[25]见《五灯会元》卷十九,前诗原文作“频呼小玉元无事”,元就是原。为方便读者,改作原。

[26]见《五灯会元》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