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洗牌 搅局(第2/3页)

胜利了的土耳其人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兰之城,即伊斯坦布尔(Istanbul);再就是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为清真寺,后来又在穹顶竖起高达三十米的铜制新月,结果是整体建筑更加宏伟、庄严和肃穆。由于奥斯曼帝国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帝国境内的清真寺也都见贤思齐纷纷效仿,便让许多人误以为新月是伊斯兰的标志。[6]

◎ 两大帝国的终结

750年 唐天宝九载 阿巴斯王朝建立
756年 唐天宝十五载 后伍麦叶王朝定都科尔多瓦
800年 唐贞元十六年 查理曼加冕为罗马皇帝
843年 唐会昌三年 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864年 唐咸通五年 基督教传入保加利亚
909年 后梁开平三年 法蒂玛王朝建立
950年 后汉乾祐三年 基督教传入波希米亚
967年 北宋乾德五年 基督教传入波兰
988年 北宋端拱元年 基辅罗斯皈依基督教
1008年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基督教在瑞典确立
1054年 北宋皇祐六年 东西方基督教会分裂
1096年 北宋绍圣三年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
1171年 南宋乾道七年 开罗法蒂玛王朝灭亡
1236年 南宋端平三年 穆斯林在西班牙的统治结束
1258年 南宋宝祐六年 阿拉伯帝国终结
1291年 元至元二十八年 十字军东征告终
1299年 元大德三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
1453年 明景泰四年 君士坦丁堡被攻陷,拜占庭帝国亡

新月升起,十字架依然闪亮。

的确,伊斯兰教向外传播时,基督徒也没闲着。阿巴斯王朝建立一百年后,保加利亚、波希米亚、波兰和瑞典先后接受了传教士们的布道,斯拉夫人的基辅罗斯公国也皈依了基督。科尔多瓦被收回前,基督教已传入东欧和北欧。到君士坦丁堡改名时,就连十字军东征也成了遥远的回忆。

其实,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之日起,西方所谓“中世纪”就走到了尽头。这个时代的得名缘于它处在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之间,所以叫The Middle Age,意思是“中间的世纪”。但如果以为中世纪是一潭死水或一团漆黑,那就大错特错。恰恰相反,光明的种子和生命的活力就蕴含在这数百年中,只不过人们往往看不见,也不知动力所在。[7]

动力在罗马化了的日耳曼蛮族那里。查理曼大帝去世后不久,他的帝国便一分为三,这三个地方后来都成为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策源地:意大利有文艺复兴,德意志有宗教改革,法兰西有启蒙运动。这恐怕并非偶然。就连法西斯主义产生在意大利和德意志也不稀罕,更不用说光荣革命发生在英国,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又会变成美国了。

蛮族,让欧洲脱胎换骨。

事实上,正是这些形形色色并不同族的日耳曼人,使欧罗巴(Europe)真正成为世界的一个洲;而在之前的希腊罗马时代,它是只能看作亚洲之半岛和岬角的。蛮族却将文明的范围从地中海扩展到整个欧罗巴,使欧洲各民族有了统一的身份认同,也有了再度联合的观念和机制。[8]

欧洲文明,其实是日耳曼文明。[9]

或者说,是罗马化了的日耳曼。

此前的希腊和罗马,则与其说是欧罗巴的,不如说是地中海的。实际上罗马帝国即便在其全盛时期,也只有部分领土属于欧洲,其余大部分是在小亚细亚、中东和北非。唯其如此,人们才说地中海是罗马的内湖。这样看,历史上所谓“古希腊罗马世界”(Graeco-Roman World),称作“地中海文明圈”(Mediterranean Civilization)才更为准确。

同样,或者照理说,基督教就该以地中海为圆心向欧亚非三大洲扩散,把地中海文明圈变成基督教文明圈。然而阿拉伯人的崛起却把这一进程打乱了,日耳曼人、突厥人和蒙古人的搅局更是迫使“环地中海地区”重新洗牌。于是一种新的格局终于诞生,并将一直影响到当今世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