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的前七子和后七子(第2/2页)

梁有誉(1522-1566年),字共实,广东顺德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任刑部主事。梁有誉的诗风格婉丽,词采华美但不浓艳,拟古之风较轻,但不够深沉有力。有些诗感慨时事,寄寓着对时局的担忧,同时表达洁身自好的情怀,有一定的意义。他的主要作品集有《兰汀存稿》。

徐中行(?-1578年),字子舆,号天目山人,浙江长兴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他的诗多描绘山川风貌和社会习俗,并寄寓怀念故乡的情思,笔力比较苍劲,风格模仿杜甫,但不自然。他的主要作品集有《天目山堂集》等。

吴国伦(1524-1593年),字明卿,号南岳山人,江西兴国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官至河南参政。他关心时事,有的诗揭露军队的无能和官僚的腐败。善于描写各地奇风异俗,风格比较真实朴素,但有重复雷同现象。

前七子和后七子之间有一定的承继关系,他们前呼后应,在明代文坛上形成声势浩大的复古运动,取代了“台阁体”的地位,统治文坛100多年。

(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