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吴门四家(第2/2页)

文征明《赤壁赋》

文征明擅长诗文,精通书法,绘画造诣也很深,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他的画师法沈周,而且还兼有李唐、吴仲圭、赵孟瞓、黄公望等的笔法,画风气韵神采、笔墨精锐。文征明的画既有粗笔,也有细笔,粗笔取法于沈周简朴浑厚的画风,细笔取法于王蒙苍润幽雅的格调,粗中有细,细中见粗,既有潇洒豪爽的气势,又有高雅间静的风采,墨法干湿兼用,笔法以中侧锋交替。山水画大多以江南风景为题材,也有许多人物画和水墨花卉画,笔法纯熟,风格秀丽。文征明著有《莆田集》,主要的绘画作品有《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洞庭西山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轴》《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钟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图》《万壑争流图》,还有文征明79岁时所作、现藏于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的《绝壑鸣琴图》和他88岁时所作、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真赏斋图》等。

文征明后代和弟子中出成就的很多,如儿子文彭、文嘉,侄子文伯仁,弟子钱谷、陆师道、陈道复、朱朗等,形成了绘画中的“吴门画派”。

仇英

仇英(1509-1551年),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长期住苏州。仇英出身工匠,开始时是漆工,后来跟周臣学画。他以卖画为生,善于临摹古画,而且深知民间爱好,作品雅俗共赏,得到当时诸多文人画家的欣赏。

仇英曲折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活动造就了他绘画风格的多样性,同时,他虽然得益于李唐、萧照、刘松年和马远的画法,善于模仿前贤的画风,但是他并不拘泥于某一宗派。他绘画的题材也很广泛,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人物肖像、苏州山水、花卉、风俗等等,擅长工笔、青绿、写意等多种画法。其中,仇英的人物画成就最为突出,他善于观察生活并能捕捉到最动人的细节之处,笔下的人物生动精巧,也不失儒雅风范,明代谢肇膌在《五杂俎》中评价道:“仇实父虽以人物得名,然其意趣雅淡,不专靡丽工巧,如世所传汉宫春,非其质也。”仇英的山水画大多与人物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表现,或是小青绿山水画,笔法写实而灵动,风格秀丽清朗,或是设色山水画,用笔精细,设色细腻讲究。主要作品有《金谷园图》《汉宫春晓图》《右军洗砚》《文姬归汉图》《桃源仙境图》《柳塘渔艇》《孤山高士图》《梅石抚琴图》《上林图》《修禊图》《桐阴清话图》,还有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莲溪渔隐图》等。

(孙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