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升与降:贫民化趋势 CLIMBING AND SINKING, AND PROLE DRIFT(第4/5页)

Three’s Company)和《爱之舟》(The Love Boat)的观众。

一个与贫民化趋势(不如说迅猛波及)相关的迹象是,两家优秀的纽约剧院被一家糟糕的饭店取代了。这件事发生于1982年的春天,碰巧那时奇克出租车⑬的制造商发表声明,声称不再生产这种车子,而这种车我认为是美国惟一文明的出租车。同时,美国的啤酒酿造商将某些敏锐的人已知多年的事情——美国啤酒业的贫民化趋势——公开化了。酿造商特别提到他们减少了啤酒花的含量,因为啤酒花会使啤酒带上酒味和苦味,而贫民喜欢清淡和微甜。正如一个酿酒业发言人所说的,“在过去的十年内,美国啤酒的苦味大概下降了百分之二十,整个酒味都变淡了。”朋友,这就是你我正在喝的酒,除非移居国外或有足够的钱消费从德国、荷兰进口的啤酒,我们别无选择。

也许事情并不完全像奥登所说:

知识失宠

显见于每张面孔

砖盒子:一种模式,适用全体。

但只要你对“二战”以来的建筑样式贫民化作过思考,你就会发现事情正在越变越糟。现在,一模一样的长方形砖盒子被用来做教堂、学校、医院、监狱、宿舍、汽车旅馆、消防站或者商业写字楼。这种万能的砖盒子暗示了一点:不仅无人对用途的明显差异感兴趣,而且根本就没人对差异感兴趣。

理所当然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前,公共建筑上文明的痕迹就消失了。现在你只能徒劳无功地去寻找橡树果、花环、栏杆、尖顶饰、排档间饰和三联浅槽饰,这些过去常见的装饰曾显示了一个比本地更大的世界和一个比实用更崇高的目的,如今都已无影无踪、荡然无存了。让人伤心的是,我们确实罪有应得。贫民化趋势支配下的社会,必然带来贫民化的建筑,这一点在金斯利·艾米斯⑭的诗《阿伯达斯⑮:中心广场》中得到了很好的刻画:

在新皮靴旁,有一只插着旗杆的工具箱,

凸缘,和一个又大又脏的

华丽门道,还有一些像舷窗的东西,

那是埃文斯与里斯夫人第一次幽会的地方。

博纳什屋,专卖绅士服装,

詹姆斯一世建筑风格,每道横梁都钉得牢牢的

真正的木头,说实话,到处都是

当他们

在“三盏灯”餐厅吃午饭时

她说“好吧。”

他将她放在城堡污秽的壮汉雕塑旁

这个雕塑,也许有天会幸运地掉在

《晚间邮报》上,那时他们正鬼鬼祟祟地

从波斯考尔度完倒霉的周末回来。

一些建筑师的札记将这里

命名为他们发现的最糟糕的市中心。

但这会不会贬得太低?当它如此卖力地

反映着心智永远的倾向。

所有的爱都需要见证,以某处的“某样东西”

这东西已成为爱的一部分。这两人

大概找到了卡尔顿府联排公寓,圣马克

广场,

和宏伟这边的一小块。你们呢?


① Born Free,20世纪60年代一部美国同名电影的主题歌。——编者注

② Thomas Edward Lawrence(1888—1935),也称“阿拉伯的劳伦斯”,英国作家、军官,因在1916—1918年的阿拉伯起义中作为英国联络官的角色而出名,著作包括回忆录《智慧的七柱》等。——编者注

③ Norman Mailer(1923—2007),美国作家,其代表作《裸者与死者》两次获得普利策奖。——编者注

④ Jack Henry Abbott,有创作天才的囚犯作家,1981年在诺曼·梅勒的帮助下出版了风行一时的著作《在野兽的腹腔中》。——编者注

⑤ Bowery Street,20世纪纽约著名的“醉猫街”。——编者注

⑥ Leslie Fiedler(1917—2003),美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先驱,作为一个离经叛道的学院派批评家,开启了从种族、性别和性的角度来探讨美国经典小说的先河。——编者注

⑦ 比普通老鼠小一些,常年居住在北极,有非常强烈的迁移意识,能在一天内迁徙10英里。——编者注

⑧ Howard Johnson,美国一家二星级连锁酒店。——编者注

⑨ Donald Barthelme(1931—1989),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以短篇小说闻名。——编者注

⑩ 一种运动饮料,内含葡萄糖、柠檬酸、碳酸氢钠和氯化钾等。——译者注

⑪ Ezra Pound(1885—1972),美国著名诗人,意象派运动的主要发起人。——编者注

⑫ Leon Uris(1924—2003),美国通俗作家。——译者注

⑬ Checker Cab,一种老式计程车。——译者注

⑭ Kingsley Amis(1922—1995),英国小说家、诗人。——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