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亏不能吃,教您几句唐代骂人话——俚语(第2/3页)

如果直接骂“张三就是李四的狗”,通常只是说张三紧跟李四,是他的走狗、打手,倒还不太涉及人身攻击啥的。但是架不住“狗”的衍生词多啊,举几个例子。

“狗鼠辈”,指卑劣下贱的人。开元名相张说曾经骂他的政敌宇文融:“此狗鼠辈,焉能为事!”[17]

“死狗奴”,这个可以用来骂仆人。习惯穿越以后见下人就骂“死奴才”的,强烈建议穿唐以后改用这个,唐朝口语里没“奴才”这个词。

“猪狗/犬彘/犬豕”,这也是比较狠的一个骂人词。来围观安史之乱时,两方将领的一场骂战:“贼识我乎?”“谁耶?”“我,国之大将白孝德也!”“是何猪狗!”[18]

“狗屎”,这个意思就不用解释了吧。举个用法,那个写“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五代词人冯延巳,曾经在李后主他爹手下当宰相,很被同僚看不起,同僚孙晟就直戳戳地骂冯延巳:“金碗玉杯而盛狗屎可乎?”[19]

除了“狗”以外,骂人是“××驴”“×猪”的也不少。比如骂人“瞎驴(屡)”,大和尚挺爱用这个词,号称是文雅地、宗教性地骂人没有道眼、不能彻悟、见解不当。完整的骂人句:“瞎屡生!尔一生只作这个见解,辜负这一双眼,冷噤噤地如冻凌上驴驹相似。”[20]“瞎屡生!尔向枯骨上觅什么汁!”[21]

如果您骂人时懒得去想到底骂什么动物合适,干脆就直接骂“禽兽”“畜生”也算过得去。据《隋书》说隋文帝杨坚临终前曾经捶床大骂:“畜生(指杨广)何足付大事!”

跟“骂人为动物”有点儿相似的是,还可以“骂人为妖鬼”。这个在唐传奇的鬼怪故事里特别流行,主角们经常骂异类为“老鬼”“妖鬼”,当然也可以用来骂人,张祜写诗自嘲“乡人笑我穷寒鬼,还似襄阳孟浩然”[22]。

“夜叉”也是唐朝人常骂的一种非人生物。单纯骂“夜叉”,往往是说不孝子的,或者形容人长相可怕。骂“母夜叉”的话……这个词的意思流传到今天也没啥变化,大家都懂的。

说到“母夜叉”,下面咱来说说专门骂妇女的、骂小孩子的和骂男人的词。

前头说了,唐朝人不流行问候对方的女性亲属,也没针对女性开发出什么有特色的污言秽语。但是呢,骂对方(无论男女)是“妇人”,本身就是一种侮辱。

骂男人是“妇人”,一般都是指责他胆小软弱、婆婆妈妈的,像唐朝大将高仙芝就骂过他的副将程千里“面似男儿,心如妇人”[23]。这种骂法也很古老了,诸葛军师曾经用这一招埋汰司马懿来着。

骂女人是“妇人”,基本意思就是“你个没见识的傻娘儿们懂啥”。要区分得更细一些,可以骂老年妇女“×老妪”,骂野蛮女友“妒妇”“悍妇”,骂侍女“贱婢”,等等。要注意的是,唐朝人骂妇女时很少故意往下半身引,连“娼妇”“妓”这一类的词都不用来骂良家妇女(至少我没见过),而是实指那些红灯区的工作者。

骂小孩的,也是直接骂“小子”“小儿”。要加个形容词的话,比较流行的是加“乳臭”。“乳臭小儿”这些词一开始只是蔑视小孩子的,后来变成全年龄层的骂词,看谁不顺眼都可以指着那胡子拉碴的男人骂“这个小子”如何如何。

这里的例子,委屈白居易来客串一下吧。话说白居易在唐宪宗李纯那里上班时,充分发扬偶像魏徵的作风,不断管制李纯陛下不要做这个、不准做那个。李纯对老白一般还是比较尊重的,当然也有忍不了要吐槽的时候。

“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24](最后这个牢骚还是被别的大臣劝解开了。)

专门骂男人的词,隋唐时期倒是创造性地发明了一个,叫“××汉”。

对啦,就是现在很褒义的“好汉”“壮汉”“山东大汉”这些词语里的“汉”字,在唐朝,大部分情况下它是贬义的,是用来骂人的。

“××汉”词语的出现,据说跟南北朝时期胡汉混战很有关系,但是到了唐朝,这个词已经没有什么民族属性了,就是用来鄙称一般的男子。

如果把“汉”字加在一种职业后面,那是在以职业属性来骂人,比如“军汉”,大家应该都明白什么意思。也不只是卖力气的人会被贱称为“汉”,唐高祖李渊指控房玄龄、杜如晦教坏他的宝贝儿子时,曾经跳脚大骂房谋杜断是“读书汉”[25]。

“汉”字前面也可以不加职业,加上别的形容词,一样是骂人话,比如“老汉”“痴汉”……您说啥?唐朝没有地铁和公交车。这个“痴汉”不是“骚扰女性的色狼”啦,您看日本爱情动作片看太多了吧。唐朝的“痴汉”也是挺流行的骂人话,意思是“大笨蛋”“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