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省将出台政策,遏制长安房价过快上涨——住宅(第3/5页)

宰相已经因为被抄家搬走了,现在正堂里没有什么家具,空空荡荡的。不过就算有家具,各位也不用指望走进来能看见八仙桌、太师椅,嘿嘿。

那么当初这里是怎么摆设的呢?我来比画一下,堂上正中靠北的这里,原来摆放着一架很大的屏风,据说是金银珠宝镶嵌的紫檀装框,锦面上是名家绘制的山水人物画,总之很贵重就是了。

屏风前面放着一张大床,可不是让您睡觉的床,主要是用来坐人的,有点儿像后世的罗汉床。床面上铺着厚软的茵褥,床上床下都可以放几案,用来搁东西。床上还有凭几,放在坐者身前让人往前倚靠的。

大床前,两边各放着一排小型坐床,也各配茵褥几案。此外,角落里立着各种香炉、暖炉、灯烛等,整个房间用帐幄、帘幕分隔和装饰。

哦,我还忘了说地面。北方城市很少用木地板,大家看我们脚下,是用雕纹花砖铺砌的室内地面,另一种高级做法是用水磨石平铺,光亮如镜,也更容易清洁。不过达官贵人们还不以此为满足,像我们那位宰相,当年居住的时候,常年在地面上再铺一层厚厚的宣城红地毯,也就是白居易斥责过的“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58]。

当宰相在正堂举办最隆重盛大的宴会时,舞女们就在红地衣上翩翩起舞。如果来表演的舞乐队规模太大,室内施展不开,那么他们就在堂外的空地上举行演出,而宰相和客人们则坐在堂口观看。

前来谒见宰相的各色人等,如果不是很熟的人,在“阍室”通报以后,就算被请进来,一般也要先在门楼耳房或者侧厅厢房等地候着。什么时候宰相有空儿了,再被叫上正堂,见面行礼说事儿。总之,包含正堂在内的外宅,都是家里男主人会见客人、讨论公事、进行社交活动的地方,女眷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往这里乱跑的。

外宅就参观到这里吧,大家跟我走,下面我们到内宅去看看。

外宅和内宅之间,要被墙和门分隔开。中间这道门后世俗称“二门”,通常也有人看守,外人不得乱入,内宅婢女也不准乱出。

进了二门,大家看,前面又是一座孤零零的堂,不过要比外宅的正堂规模小一些。这是由女主人主管的内堂,也叫寝堂。

如果是普通人家,这里就算是男女主人的卧室了。不过宰相家嘛,房子多,他家夫人只在这里接见她自己的客人,主持家务,进行一些社交活动。

内堂和其他所有主人经常使用的房子的建筑风格,跟大门、正堂是一致的,只是规模小一些,有些细节部分不那么奢侈华贵。值得注意的是……大家抬头,往上看。

外宅正堂是一座高大的单层建筑,内堂则是一座二层小楼。这种二层小楼在我们一会儿要参观的很多个内院、园林里也还会看见。大家走近点儿,发现了什么没有?

这小楼的一层,是四面有墙的,看上去墙还很厚实。而二楼则像个亭子,只用木柱支撑,没有墙,是完全显透于室外的。我们现在站在内堂外头,就能清楚地看到二楼地上放着一具很大的坐床。

不过再看仔细点儿,二楼四面屋檐下,都有竹卷帘,现在是卷成一束吊在上面。如果女主人上了楼,坐下来看风景,侍婢只要把竹帘放下来,形成半透明的效果,就可以起到遮蔽人身而不妨碍观景的作用。

这种用帘幕当墙的透空阁楼,在长安城非常流行。长安的冬天并不算太冷,夏天却非常闷热,所以在高处迎风纳凉是件很舒服的事。

大家这边走,再穿过几重四合院,花草树木渐渐多起来了吧。我们去唐朝宰相的后花园看看。

这宅子真大呀,您看,后花园里居然有一个不小的湖泊,湖上还能划船呢!大家也走累了吧,我们上船歇一歇,沿着湖岸看景。

这些假山奇石、绿林青草、繁花游鱼、珍禽异兽,都先不说了,估计各位团友也都见得不少了。大家注意园子里这些建筑,这边水榭,那边歌台,无论是几层楼,哪怕只有一层,也几乎全是没有墙面的全木柱式结构,有私密需要的时候用帘幕、屏风、行障什么的来遮挡一下就行。

大家真是走累了啊,都没精打采的。我来说个香艳的宫闱秘闻给各位提提精神吧。

话说有一年的端午节,玄宗和杨贵妃在兴庆宫湖上的“水殿”里正午睡,被一群宫嫔的叽喳声吵醒了。睁眼一看,那群女人凭栏倚槛,正在看雌雄两只[59]在水里那啥呢。玄宗皇帝也是个豁达的,搂着贵妃,隔了一层绡帐跟宫嫔们说:“尔等爱水中 ,争如我被底鸳鸯。”可见宫里的“水殿”也是这种没墙的全通透框架式结构,天子贵妃那啥,只叫下人设一层轻纱帐,意思一下,隔开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