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马球队表示:我们没有恐唐症,黑色三分钟并不存在[84]——马球(第2/3页)

一通鼓响,比赛开始了!

双方球员奋勇争先,吐蕃队噶尔东赞打到了第一杆!喝,这一声清脆的大响!球杖的月牙头在地面上激起了好大一片黄土,马球被打得远远飞了出去……现在是蹄声暴响啊,像惊雷一样,双方人马都在追着球紧撵。

吐蕃队论钦陵抢到了这个球!论钦陵抢到了这个球!他挥起一杖,把球击向大唐皇家队的球门,这一杖力道很大,球在空中滑行了很长时间。下落的时候,地面上有三个球员正抬头举杖等待着,我们来看看谁能抢到这个球……哎哟!马特白斯一个旋风扫落叶,抢先把球挑高,点给了在他身后五步以外的队友。

现在球离大唐队的门只有不足五十步远了!吐蕃队的这个球员果断远射!进了!唉,这位球员真是一个神箭手啊,我们还是要祝贺吐蕃马球队拔得唐蕃对抗赛的第一筹。

场边也是一片叹息声,服务人员把一面小红旗插上了吐蕃队的计分架。幸好今天的对抗赛不是“短赛制”,如果是短赛制,第一个球进了,有一方得了“第一筹”以后,就可以宣布获胜,比赛也就结束了。今天是“长赛制”,双方约定是哪一队打够二十筹,才能取胜,让比赛结束。

现在镜头拉近,正在给这位打中第一筹的球员特写镜头。我们看到他球衣背后印着“长沙窑”三个字,原来这位吐蕃小伙子姓“长沙窑”,嗯,姜还是老的辣,他马上就会成为马球赛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现在他的队友骑马跑过来,俩人在马上拥抱庆贺。哦,这位队友同样也姓“长沙窑”,看来他们是兄弟。我们知道马球场上活跃着很多兄弟球员,像大唐皇室子弟几乎都是马球高手,波斯队也有一对著名的兄弟球员……又一个吐蕃队员跑来拥抱了,他也姓“长沙窑”,看来这个姓在吐蕃很普遍啊,是不是跟李姓在我朝的地位差不多呢?现在是第四位吐蕃球员来庆祝,还是姓“长沙……”呃,这位队员是论钦陵,他应该姓“论”……

对不起,观众朋友,“长沙窑”是本次比赛吐蕃队的赞助商。这家集团公司主要是以向海外出口销售瓷器为主业,虽然长沙窑的瓷器在国内没有什么名气,外观和质量都不如越窑、邢窑的产品,但是它胜在物美价廉、成本低、审美迎合国外市场的品位,所以在吐蕃、波斯、大食一带很受欢迎。为了进一步拓展吐蕃市场,长沙窑赞助了本次比赛。

现在比赛继续进行,请观众朋友自己先看着,我得去喝口水……

喝水回来,刚才的小插曲,朋友们别在意。我们来看看比分。哟!我才出去了不到一个时辰,怎么吐蕃队就以10∶15大比分领先了? 这可不妙啊,看着场边吐蕃计分架上那猎猎招展的15面小红旗,连当今天子都脸色沉重。陛下还兼着大唐皇家队教练员的身份,哦,他站起来示意要暂停,是要布置战术,还是要换人?

比赛进行了快一个时辰,双方人马都很累了。虽然马匹频繁更换,但我们看到每匹赛马都是口吐白沫,身上被汗水浸得闪闪发光。队员们的紧身球衣也都湿透了,好在他们都很有经验,每人都带了好几身球衣,就在场边更换。

看这个球员脱下来的锦袍,用手一拧,汗水哗哗地就流下来了。不知道观众朋友能不能听到现场的尖叫声和口哨声,我估摸那是我大唐的观战女球迷,以教坊的内人为主,在对球员们赤裸露出来的肌肉表示赞赏。

暂停时间到,大唐皇家队果然换人了,而且一换就是四个。我们来看看,临淄王李隆基、虢王李邕、驸马都尉杨慎交和武延秀,都是皇室近亲子弟啊,而且也都是国内著名的一线球员。让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他们四位身上吧!

啊哈,天子这次是排出了“一一一一”阵形,场上只留了他们四人,其余队员一律下场休息,而吐蕃队那边仍然保留了十人。观众朋友们别奇怪,这是对抗赛规则允许的,只要双方同意,场上人数可以不必相等。而且马球比赛,球场面积有限,人马体形庞大,如果队友之间配合不熟练,人多了未必是好事。

教练员一声鼓响,比赛重新开始了,比分还是吐蕃队15筹,大唐皇家队10筹领先,不对,落后。

一马当先冲在前面的是临淄王李隆基!果然不愧是我大唐第一球星,看他东西驱突,风驰电掣,小小的马球仿佛粘在他的球杖上一样,再也不愿意离开了!

吐蕃队马特白斯拍马上前拦截!临淄王轻巧地用球杖一挑,马球跃过吐蕃队员头顶,同时临淄王胯下的“照夜白”也像通灵一样,自动绕过了吐蕃人马,继续追球。那颗小小的彩球仍然被牢牢地控制在临淄王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