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特殊日子,怎么办呢?用来制药?【妇女卫生】(第2/2页)

穿越到古代的娇小姐们,洗月布嫌麻烦手冷痛经,做月经带嫌抓灰手脏,想多垫几层卫生纸应付应付?上一篇不是说了吗,就算是两面都写满了字画的废旧纸张,老夫子们也坚持必须“敬惜”,不同意拿来处理个人卫生。而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用字纸来处理月事,在主流价值观当中是比拿来拭秽更加严重卑劣的行为,因为人们普遍觉得“女人月水”是天底下最阴毒、最脏污的事物。 

《明尼戒法》规定尼姑们行经时应穿着“遮月期衣”,以免月水从两边流出污染衣物。倘若行经期间到访俗人之前,应先表明“我有病”,俗人表示明白则但坐无妨。若未曾事先告知自己“有月水不净”,而坐污他人床褥的尼姑,戒律指斥“如似淫女贼女有何等异”!

在这么奇葩的社会里,秉承着“以毒攻毒”“阴阳相克”等各种奇葩观念的男性,倒也承认女性月经并非完全腌臜无用,还想出了不少异想天开的利用方式,比如,用来制药。

 从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养生方》,东晋《肘后备急方》到唐代《本草拾遗》《千金要方》等,里面各种用女性月水、月布和药治病的方子,随手一翻就一大堆。至于使用方式,有用新鲜血水敷涂伤患处的,有直接饮用的,有用沾血月布热敷的,也有把月布烧成灰加入药剂里喝掉的。 

那么这些聪明的古人认为女性月经能治疗什么病呢?哦,那也是相当多啊。打个比方,如果您家有男人上战场跟人打架,不小心中了一箭,箭头陷在咽喉胸背里取不出来,那么就赶紧取女人月水或月布给他涂抹中箭处,据说金属箭头就会自动蹦出来。不成功说明剂量不够,再给伤者嘴里灌月水、把月布捂在伤口上不放,直到折腾完最后一口气为止。 

按马王堆《养生方》的说法,如果您想练习轻功,那么可以把少女初潮的月布揣在怀里,就能“增强腿劲、养生补强”,努力去当个神行太保。 

其他比较常见的用法,还有用来解箭毒、治刺伤、疗久疮、解“马血入疮”之毒,治丹毒疮、豌豆疮、痔疮、虎毒。如果混在酒里服用,还可以治蛊病、霍乱、女劳黄疸、胞衣不出、交接损卵缩筋挛。上面是说以月经为主要药物的疗效,如果和其他本草药搭配,还可以治疗妒忌、痈疽、久咳不止、癫痫、溃烂、肠(病颓)······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行医用药是一项寂无所寂不知寂、玄之又玄难言玄的活动,参与者必须自能觉悟体真意、普施慈怀挽狂澜,差上一点儿都不行,所以按以上方法来用药治疗,能不能把病治好取决于天意。万一发生不幸,那是你病家心不诚、意不正、缘法没到、前世冤孽索魂,跟医生和药方都没关系的哦! 

除了用来治病以外,古人还认为女性月经是“天下至阴之物”,可以拿来驱邪做法事,对付阳气过盛的东西,比如番邦蛮夷的洋枪大炮······好在这么奇幻荒诞的一幕您穿越到唐朝是看不见的,所以就不细说了。 

最后再说个生活习惯的问题。其实古代的一般平民妇女,被大姨妈困扰的时间并不如现代女性这么久。因为营养水平低、人均寿命短,她们的初潮晚、绝经早,而在生育期内,又没有避孕的观念和方法。十六七岁来潮嫁人以后,就处在不间断地怀孕——哺乳——恢复行经——又怀孕——又哺乳这个循环区间里,正常月经期不会太长。所以已经拥有了现代卫生条件的美女们忆苦思甜一下,跟生育期间的痛苦相比,大姨妈带来的麻烦还是可以忍受的吧!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李贞德.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台北:三民书局,2008

注17:(明)李梅实《精忠旗·银瓶绣袍》:“[贴]我又偷了一块袍缎在此,拿与哥哥。[丑]好做陈妈妈。”(明)冯梦龙《双雄记·胡船透信》:“[小净]还有两顶巾儿。[内]也没了,做陈妈妈用了。”《醒世姻缘传》第六五回:“又将那第三个抽斗扭开……又有两三根‘广东人事’,两块‘陈妈妈’,一个白绫合包。” (明)汤显祖《牡丹亭》:“做的按月通经陈妈妈。”此为双关语玩笑话,既指人物“陈最良”,也喻月经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