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栉篦去除头垢虱蚤,不但环保省水还能够占卜运势呢!【洗头】(第3/3页)

家境再稍好点的人,会用淘米水或发酵米汤来洗头发。这也是一个很古老的方子了,先秦的《礼记》里就提到用淘黍米汤洗发,用淘粟米汤来洗脸。晋人注《左传》里的“遗之潘沐”这一句时,明确指出“潘,米汁,可以沐头”。至于微微发酵变酸的米汤,那时候叫作“浆水”或“泔汁”,也是经常用来洗头的东西。上文提到的《肘后备急方》里,给了几个“治脱生发秘方”,其中有两个是需要用发酵米汤来加工的。

疗人须鬓秃落,不生长方:麻子仁三升、秦椒二合,置泔汁中一宿,去滓。日一沐,一月长二尺也。(每天用这种药洗发一次,一个月头发可以长二尺。)

又方:麻子仁三升、白桐叶一把,米泔煮五六沸,去滓。以洗之,数之则长。

再一个普通大众能用得起的洗发液,是皂角树结出的果实“皂荚”。比较讲究的用法是把皂荚的皮和子都剥掉,只取荚肉晒干,然后用热水泡煮,做成专门的“皂荚汤”,用来洗手、沐浴、洗衣物等,当然也可以洗头发。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有一个“沐头汤”的方子,是用来治疗“头生白屑瘙痒不堪”的:

大麻子、秦椒各三升、皂荚屑半升,上三味熟研,纳泔中一宿,渍去滓,木篦搅百遍,取乃用沐头发际,更别作皂荚汤濯之。

皂角树是一种分布地域非常广泛,寿命也很长的树木,北方尤其多见。不过如果您穿越过去的居所附近没有这种树,也不用着急,因为最晚到南北朝的时候,“皂荚”就跟扫帚簸箕一样已经是家常日用品到处有售的了,价钱也不会太贵,还是容易买到的。当然还是那句话,再便宜也要花钱,节俭过日子的一般百姓能省点儿就省点儿,能不洗就不洗,只要没脏出病来,就不会鼓励您费水费柴费人力地成天洗这洗那。

说了这么多,刚把“洗头发”这事讲得差不多清楚了,下面您还有一项更大的工程呢——浴身洗澡。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孟晖.贵妃的红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注18:摘自《篦子与虱子》,李星涛,2012年5月27日《羊城晚报》B6版。

注19:原文载于(南朝梁)殷芸《小说》:晋明帝为太子时,闻元帝沐,上启云:“臣绍言,伏蒙吉日沐头,老寿多宜,谨拜表贺。”答云:“春正月沐头,至今大垢臭,故力沐耳!得启,知汝孝爱,当如今言,父子享禄长生也。”又启云:“伏闻沐久,想劳极,不审尊体何如?”答云:“去垢甚佳,身不极劳也。”

注20:见唐传奇《任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