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第3/14页)

二十六年,齐王建和他的丞相后胜发动军队防卫齐国的西界,不和秦国交往。秦国派将军王贲从燕地向南攻打齐国,俘获齐王建。

秦刚刚统一天下,秦王对丞相、御史下令说:“前些日子韩王奉纳土地和进献国玺,请求作为藩臣,不久就违背了盟约,和赵国、魏国联合反叛秦国,所以兴兵讨伐韩国,俘获了它的国王。寡人认为这样做该很圆满了,大概可以停止战争了。赵王派他的丞相李牧前来订立盟约,因此归还了他们的质子。不久他们就背弃了盟约,在太原反叛我国,所以兴兵诛伐他们,俘获赵国国王。赵国公子嘉又自立为代王,所以又举兵出击消灭了他。魏王起初订立盟约表示臣服归入秦国,不久就和韩国、赵国合谋袭击秦国,秦军官兵进行诛伐,于是打垮了他们。楚王奉献青阳以西的土地,不久就违背盟约,袭击我国的南郡,因此发兵进行诛伐,俘获它的国王,于是就平定了楚地。燕王昏庸乱政,他的太子丹才能够暗地里命令荆轲到秦国来行刺,秦国的官兵们进行诛伐,灭亡了他的国家。齐王采用后胜的计策,断绝了和秦国的通使往来,想要作乱,官兵们前去进行诛伐,俘获了那个国王,平定了齐地。寡人以渺小的身躯,兴兵诛伐暴乱,仰赖宗庙祖先的威灵,六国的国王全都称臣认罪,天下完全得到安定。如今若不更改名号,就无法称扬我所取得的功业,使它流传给后世。你们讨论一下帝王的称号。”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都说:“以前五帝的疆土纵横千里,在这以外的侯服、夷服地区的诸侯们,有的朝贡天子,有的不朝贡,天子不能加以控制。如今陛下发动正义的军队,消灭了残暴的贼子,平定了天下,海内设立郡县,法令因此统一,这是自上古以来不曾有过的功业,是五帝所不能达到的。臣等谨慎地和博士们讨论的结果是:‘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为尊贵。’臣等冒死呈上尊号,王应称为‘泰皇’。天子之命称为‘制’,天子之令称为‘诏’,天子自称叫做‘朕’。”秦王说:“除去‘泰’字,留用‘皇’字,再采用上古‘帝’位的称号,尊号叫做‘皇帝’。其他就依照你们的建议。”于是天子下令说:“可。”追加尊号称庄襄王为太上皇。又下达制书说:“朕听说在上古时候有号而没有谥,中古时有号,死后又按照他的行为定立谥的称谓。像这样,就是儿子评论父亲、臣子评论君主了,这样做很没有好处,朕不能采取这种做法。从今以后,废除谥法。朕称始皇帝,后世以数字标志,从二世、三世直到万世,让它的传递无穷无尽。”

始皇帝推算金、木、水、火、土五德终始循环相生相克的原理,认为周朝得到火德,秦代替周的火德而兴盛,就必须推从周德所不能胜过的水德。现在应该是水德开始,就要更改每年的起始月,朝臣们元旦入朝庆贺都从十月初一日开始。衣服、旌旗、符节的色彩都崇尚黑色。数目以六为基数,符信、法冠都是六寸,而车舆的宽度为六尺,六尺作为一步,每乘车拉车的马定为六匹。把黄河改名叫德水,因为开始运行水德。以刚毅狠戾刻薄作为施政的手段,凡事都依法办理,苛刻而没有仁慈恩惠和道义,以为这样做了以后才能符合五德运行的原则。于是施行残酷的刑法,犯罪的人很长时间得不到赦免。

丞相王绾等人上奏说:“诸侯刚刚被消灭,燕、齐、楚地区偏远,若不设置王国,就无法镇守这些地区。请求封立各位皇子作为王,希望皇上能够允许。”始皇帝把这个提议下发给群臣们讨论,群臣们都认为这样做更便于治理。廷尉李斯建议说:“周朝文王、武王所分封的子弟及同姓诸侯非常多,但是后来宗属关系疏远,他们相互攻击如同仇敌一般,诸侯们接连不断地相互诛杀征伐,周天子不能制止。如今海内仰赖陛下的神灵而成为统一的天下,各地都设立了郡县,各个子弟和功臣用国家的赋税收入重赏他们,这样做就很容易控制。使天下没有二心,这样才是安定国家的政术。设置诸侯不便于治理国家。”始皇帝说:“天下的人都饱受了无休无止的战争苦难,就是因为有诸侯王的存在。仰赖宗庙先祖的神威,天下刚刚平定,又要重新设立王国,这是在种下战争的祸根,而想求得天下安宁发展,岂不是非常困难吗!廷尉的意见是正确的。”

全国分成三十六郡,郡中设置郡守、郡尉、监御史等官职。把民众改称为“黔首”。赏赐天下的人宴饮共同庆贺统一。收集天下的兵器,聚集到咸阳,熔化以后铸成大钟,又铸造了十二个铜人,各重千石,放置在宫廷中。统一法律和度量衡。统一车辆的规格。统一书写的文字。秦朝的版图东边到达大海及朝鲜,西边到达临洮、羌中,南边到达北向户,北方据守黄河作为关塞,依傍着阴山直至辽东。把天下十二万户豪富迁徙到咸阳。各代先祖的陵庙以及章台宫和上林苑都设置在渭水南岸地区。秦每灭亡一个诸侯国,都描绘出这个侯国宫室的图形,在咸阳北阪地区仿建,南面濒临渭水,从雍门向东直到泾水、渭水的汇合处,殿屋之间有天桥和环行的长廊相互连接。把从诸侯国所得到的美人、钟鼓,都安置在这些宫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