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第3/4页)

季子回到吴国,说:“如果先王的祭祀不废绝,人民不至于没有君王,社稷的神能得到供奉,那就是我的君王了。我还敢责怨谁呢?只有哀悼死去的,侍奉活着的,听从天命的安排。祸乱并不是我挑起的,谁立为君王我就顺从谁,这是先人的常规。”季子到王僚墓前报告出使晋国的情况,并哭祭王僚,然后回到自己的职位等待阖庐交待任务。吴公子烛庸、盖馀二人率兵被困在楚国,听说公子光杀了王僚自己夺取了王位,就率军投降了楚国,楚国把他们封在舒邑。

吴王阖庐元年,举拔伍子胥担任行人官并参与谋划国家大事。楚国杀了伯州犁,伯州犁的孙子伯嚭逃奔吴国,吴国用他作大夫。三年。吴王阖庐和伍子胥、伯嚭率军攻打楚国,攻占舒邑,杀死吴国的亡将两公子。公子光谋划趁机攻占郢都,将军孙武说:“百姓太疲劳,现在不行,等待机会吧。”

四年,征伐楚国,攻占六和飅两邑。

五年,征伐越国,打败了越军。

六年,楚军派囊瓦(子常)攻打吴国,吴国派兵迎击,在豫章大败楚军,夺取了楚国的居巢然后回国。

九年,吴王阖庐询问伍子胥、孙武说:“当初您们说郢都不可攻进去,如今果敢攻入怎么样呢?”两人回答说:“楚将子常贪婪,唐国、蔡国都非常怨恨他。君王一定要大举讨伐楚国,必须得到唐国、蔡国的援助才行。”阖庐采纳他们的意见,调动全部军队,和唐国、蔡国的军队一齐向西讨伐楚国,到达汉水边。楚国也发兵抵挡吴军,两军隔汉水列阵。吴王阖庐的弟弟夫概想先发动进攻,阖庐不同意。夫概说:“君王已经把军队交给我指挥,用兵以有利于取胜为上策,还等什么呢?”于是率领他的部下五千人突袭楚军,楚军大败,逃走了。于是吴王下令追击楚军。一直打到郢都,交战五次,楚军败了五次。楚昭王逃离郢都,投奔郧县。郧县县令的弟弟想杀死昭王,昭王和郧县县令投奔随国。吴国的军队就进入了郢都。伍子胥、伯嚭挖出楚平王的尸体,用鞭子抽打,以报杀父的仇恨。

十年春天,越王听说吴王阖庐在郢都,国内空虚,就趁机攻打吴国。吴国另外派兵攻打越国。楚国向秦国求援,秦国派军队救助楚国,攻击吴军,吴军战败。阖庐的弟弟夫概见秦军、越军连败吴军,吴王仍留在楚国不走,夫概就逃回吴国自己立为吴王。阖庐听到后,才率军回国,攻打夫概,夫概战败投奔楚国。楚昭王才有机会在九月又回到郢都,把夫概封在堂溪,称为堂溪氏。

十一年,吴王阖庐派太子夫差讨伐楚国,攻占番邑。楚国恐惧,因而离开郢邑迁都到鄀邑。

十五年,孔子担任鲁国的丞相。

十九年夏天,吴国讨伐越国,越王勾践在槜李迎击吴军。越王遣敢死队挑战,敢死队排成三行冲向吴军,高声呼喊,自刎而死。吴军争看敢死队自杀的壮举,越军趁机攻打他们,在姑苏打败吴军,并击伤吴王阖庐的手指,吴军后退了七里。吴王阖庐因为创伤发作而死。阖庐临终,遣使立太子夫差为王,对他说:“你能忘了勾践杀死你父亲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到了第三年,他就率军向勾践报仇。

吴王夫差元年,任命大夫伯嚭为太宰。训练军队作战射箭,念念不忘向越国报仇的志向。

二年,吴王夫差调动所有精兵征伐越国,在夫椒打败越军,报了姑苏战败的仇恨。越王勾践带着甲兵五千人退保会稽,派大夫文种通过吴国的太宰伯嚭向吴国求和,请求把越国交给吴国,自己愿意作吴王的奴仆。吴王夫差准备答应他,伍子胥劝谏说:“以前有过氏杀了斟灌去攻打斟寻,灭了夏的君王相帝。相帝的妃子后缗有孕在身,逃到有仍国,生下少康。少康担任了有仍的牧正官。有过氏又想杀少康,少康投奔到有虞国。有虞氏思念夏朝的恩德,于是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少康,封他在纶邑,据有方圆十里的土地,拥有五百口人。后来逐渐招集夏朝的遗民,整顿夏朝的官制。派人引诱有过氏,终于灭了有过氏,恢复了夏禹的业绩,继续以夏的祖先配享上天,没有失掉夏原有的河山。现在吴国远不如有过氏强盛,而勾践的势力却比少康强大。现在不趁机灭掉他,还要宽容他,不也是很难吗!况且勾践这个人能够忍受艰辛苦难,现在不灭了他,将来必定要后悔这件事。”吴王不听,却听信太宰嚭的话,终于答应了同越国讲和,与越国签订盟约后撤兵离去。

七年,吴王夫差听说齐景公去世而大臣争权,新即位的国君幼弱,就兴师北伐齐国。伍子胥劝谏说:“越王勾践吃饭不讲究味道,穿衣不讲究色彩,吊唁死人,慰问生病的人,是想用他的民众达到某种目的。这个人不死,必定成为吴国的祸患。现在越国是我们的心腹祸患,君王不先除掉他,反而致力于兴兵讨伐齐国,不是很荒谬吗!”吴王不听劝告,于是兴师北伐齐国,在艾陵打败齐国的军队。到达缯邑,召见鲁哀公要求提供牛、羊、猪祭品一百套。季康子派子贡以周朝的礼节劝说太宰伯嚭,才停止索求。吴王因而留在齐国、鲁国的南边略取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