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第3/4页)

勾践去世,儿子王闗与继位。王闗与去世,儿子王不寿继位。王不寿去世,儿子王翁继位。王翁去世,儿子王翳继位。王翳去世,儿子王之侯继位。王之侯去世,儿子王无瞗继位。

越王无疆的时候,越国兴师向北讨伐齐国,向西讨伐楚国,与中原诸侯争雄。在楚威王的时候,越国向北讨伐齐国,齐威王派人对越王说:“越国不讨伐楚国,大则不能称王,小则不能称霸。估计越国所以不去讨伐楚国,是因为得不到晋国的援助。韩、魏两国本来就不会攻打楚国。如果韩国攻打楚国,它的军队会覆灭,将军会被杀,那样叶和阳翟就危险了。如果魏国攻打楚国,它的军队会覆灭,将军会被杀,那样陈和上蔡就不安全了。所以韩、魏二晋追随越国,就不至于军队覆灭、将军被杀,汗马之劳也不会出现。你为什么重视得到韩、魏两国的帮助呢?”越王说:“我们要求韩、魏两国的,不是让他们整兵与楚国互相攻杀,更何况攻城围邑呢?我们希望魏军聚集在大梁城下,希望齐军在南阳、莒地练兵,聚集在常、郯一带,这样,方城以北的楚军就不敢南下,淮河、泗水的楚军就不敢东进,商、于、析、郦、宗胡等中原通道以西的楚军,不足以防御秦军,江南地区和泗水流域的楚军不足以对付越军。若能这样,齐、秦、韩、魏四国就会在楚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韩、魏两国不战就可以得到土地,不耕种就可以收获。现在不这样做,韩、魏两国却在黄河、华山之间练兵陈军,被齐、秦两国所利用,所期待的韩、魏两国如此失算的部署,怎么能靠它们称王呢!”齐国的使臣说:“侥幸越国还没有亡!我不敬佩他们使用智谋,他们就像眼睛一样,可以看清楚毫毛,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现在大王知道韩、魏两国失策,却不知道越国的过错,这就是刚才说的毫毛与睫毛之间的‘目论’了。大王期待于韩、魏两国的,并不是让它们建立汗马功劳,也不是和它们联兵结盟,只希望它们分散楚国的兵力。现在楚国的兵力已经分散了,何必等待韩、魏两国帮助呢?”越王说:“怎么办?”齐国的使臣回答:“楚国的三位大夫已经摆开他们的军队,向北围攻曲沃、于中,直到无假关,战线长达三千七百里,景翠的军队集结在北部的鲁国、齐国及南阳一带,楚国兵力的分散,还有比这更大的吗?况且大王所要求的,是使晋、楚相斗,如果晋、楚不斗,越国就不出兵,这就是知道两个五而不知道十了。这时不进攻楚国,因此我知道越王从大处说不足以称王,从小处说不足以称霸。再说,雠邑、庞邑、长沙,是楚国的产粮地区;竟泽陵,是楚国的木材产区。越国出兵打通无假关,这四个城邑就不能再向楚国进献粮食和木材了。我听说,想称王尽管没有成功,但还可以称霸。然而不能称霸的,是因为失去了王道。所以希望大王转而进攻楚国。”

于是越国就放弃攻齐转而攻打楚国。楚威王出兵迎击越军,大败越军,杀死越王无瞗,夺得原吴国的全部土地,一直到浙江岸边,向北在徐州打败齐军。越国因此分崩离析,各位族子争立,有的称王,有的称君,分散在江南沿海一带,臣服朝拜于楚国。

这以后第七世,到闽君摇,帮助诸侯推翻秦朝。汉高帝刘邦又封摇为越王,让他供奉越国的祭祀。东越,闽君,都是越国的后代。

范蠡侍奉越王勾践,完全是劳苦自身,戮力同心,帮助勾践深谋远虑二十多年,终于灭掉吴国,洗雪了会稽的耻辱,越军向北渡过淮河,逼近齐、晋两国,向中原各国发号施令,尊崇周室,勾践称霸,范蠡号称上将军。返回越国后,范蠡认为威名之下,很难长久安居,而且勾践的为人,可以和他同患难,很难和他同安乐,写信辞别勾践说:“我听说君王有忧,臣子就该劳苦分忧,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难。从前君王在会稽受辱,我所以不死,是为了报仇雪耻。现在已经洗雪了耻辱,请惩罚我在会稽使君王受辱,叛我死罪。”勾践说:“我将和你分享越国。不然的话,就要惩罚你。”范蠡说:“君王下达你的命令,臣子实现自己的意志。”就装上他的轻便珍宝珠玉,私自和他的随从乘船飘海离去,再没有返回越国。于是勾践为了表彰范蠡,把会稽山作为他的封邑。

范蠡飘海到达齐国,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在海边耕作,吃苦耐劳,努力生产,父子治理产业。住了没有多久,积聚的财产达到几千万。齐国人听说他贤能,请他做丞相。范蠡叹息说:“当百姓积聚千金,当官做到丞相,这是普通百姓能达到的顶点了。长久享受尊名,不吉祥。”于是交还相印,散发全部家产,分给朋友和乡亲,带着贵重的珍宝,秘密离去,到陶地定居。他认为陶地是天下的中心,交易的道路畅通,做生意可以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又约定父子耕种、畜牧,贱买贵卖,等待时机转卖货物,以求获取十分之一的利润。没有多久,就积聚财产累计达到万万。天下的人都称道陶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