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第2/2页)

汉十二年秋天,黥布反叛,皇上亲自率军讨伐他,多次派人询问相国在干什么。相国因为高帝统军在外,就安抚勉励百姓,把自己全部的家财捐做军费,和讨伐陈豨叛乱时一样。有一个门客劝告相国说:“你离灭族不远了。你位居相国,功劳第一,还能再提高地位和功劳吗?然而你刚进入关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百姓都亲附于你,你还在孜孜不倦地做事,博得百姓更大的爱戴。皇上所以多次派人询问你的作为,是害怕你震憾关中。如今你为什么不多买田地,用低价赊借败坏自己的名声?这样皇上才会安心。”于是相国采纳他的计策,皇上才大为高兴。

皇上撤离征讨黥布的军队,班师回朝,百姓拦路上书,告相国贱价强买民众的田地、房宅价值达几千万。

皇上回到京城,相国拜见。皇上笑着说:“相国才利民!”把民众的上书甩给相国,说:“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吧。”相国趁机为民众请求说:“长安的土地狭窄,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废弃荒芜,希望让百姓进入耕种收粮,留下禾秆供禽兽食用。”皇上大怒说:“相国接受了商人的许多财物,就为他们请求我的上林苑。”于是把相国交给廷尉,用刑具拘禁他。过了几天,姓王的卫尉侍奉高帝,上前问说:“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用刑具拘禁得如此严酷?”皇上说:“我听说李斯以丞相身份辅佐秦朝的皇帝,有成绩归主上,有差错自己承担。如今相国大量收受奸商的贿赂,而为民众请求我的苑林,以此向百姓讨好,所以给他戴上刑具治罪。”王卫尉说:“职责在身如果有利于百姓则为他们请求,这是宰相应该做的事,陛下怎么就怀疑相国接受商人的钱财呢?况且陛下和楚对抗好几年,陈豨、黥布反叛时,陛下亲自率军讨伐,正当那个时候,相国留守关中,他一动脚则函谷关以西就不归陛下所有了。相国不在那时谋利,今天才贪图商人的钱财吗?而且秦始皇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错而亡国,李斯分担过错,又有什么值得效法呢?陛下为什么怀疑宰相到如此浅薄的地步!”高帝听了很不高兴。当天,派使臣持节赦免释放了相国。相国年纪老了,一向谦恭谨慎,入见高帝时,光着脚步行谢罪。高帝说:“相国不要说了!相国为民众请求苑林,我不应许,我不过是桀、纣那样的君主,而相国则是贤相。我所以给相国戴上刑具,是想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

萧何和曹参向来彼此瞧不起。等到萧何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前去探望相国的病情,因而问他说:“你若百岁以后,谁可以代替你呢?”萧何回答说:“了解臣子莫过于君主。”孝惠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叩头说:“皇帝得到理想的人选了!我死无遗憾了!”

萧何购置田地、房屋,必定在穷乡僻壤,建造家园不修建围墙,他说:“子孙后代如果贤能,就学习我的俭仆,不贤能,不要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去。”

孝惠帝二年,相国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侯。

萧何的子孙因为犯罪失掉侯爵封号的有四代,每次断绝了继承人,天子总是再寻找萧何的后代,续封为G侯,功臣都不能跟他相比。

太史公说:萧何相国在秦朝时不过是文职小吏,平平凡凡没有奇功异节。等到汉兴,依仗皇帝的余光,萧何谨守相国的职责,根据百姓痛恨秦朝苛法的状况,顺应民心和他们除旧布新。淮阴侯、黥布等都已诛灭,而萧何的功勋更显得灿烂。他的地位冠于群臣,名声流传于后世,可以和闳夭、散宜生等人争评高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