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第2/4页)

但是袁盎也因为多次直言劝谏,不能久留朝廷,被调任陇西都尉。袁盎仁慈、爱护士兵,士兵们都争相为他效命。袁盎升任齐国丞相,又改任吴国丞相。辞行的时候,袁种对袁盎说:“吴王骄横的日子长了,国内有许多奸邪的人。如今假如想要揭发惩治,他们不是上书控告您,就会用利剑来刺杀您了。南方土地低洼潮湿,您如果能够每天喝酒,没什么事,时常劝说吴王不要反叛罢了。这样,就可能侥幸摆脱祸难。”袁盎采用了袁种的计谋,吴王优待袁盎。

袁盎请假回家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丞相申屠嘉,下车拜见丞相,丞相在车上向袁盎表示谢意。袁盎回到家里,面对下属感到羞愧。于是前往丞相府送上名帖,请求会见丞相。丞相很久才接见他。袁盎便跪着说:“希望能单独接见。”丞相说:“如果您所说的是公事,就到官署和长史属官商议,我将把您的意见上奏;如果是私事嘛,我不接受私下密谈。”袁盎就跪着劝说道:“您担任丞相,自己觉得跟陈平、绛侯相比怎么样?”丞相说:“我不如他们。”袁盎说:“好,连您自己都说不如他们。陈平、绛侯辅佐高帝平定天下,当了将相,又讨伐吕氏家族,保全刘氏天下;您只是个脚踏强弓的武士,升任队长,积累功劳做到淮阳郡守,并没有出奇计、攻城野战的功劳。况且陛下从代国进京,每次朝会,郎官呈上奏章,他未曾不停下车来听取他们的意见。意见不可采用就搁下来,意见可以接受就采用,未曾不称赞。为什么呢?就是想用这种办法招徕天下贤能的士大夫。皇上每天听到所不曾听到的,明白所不曾知道的,一天比一天圣贤明智。您如今自己封闭钳制天下人的言路,就一天比一天愚昧。以圣明的君主来督责愚昧的丞相,您遭受祸患的日子不远了啊!”丞相就拜了两拜说:“我申屠嘉是个落后鲁莽的人,就是不明智,幸亏将军教诲。”申屠嘉领袁盎入内室同坐,当作贵客。

袁盎向来不喜欢晁错。晁错在座的地方,袁盎就离开;袁盎在座,晁错也离开:两人未曾一起交谈过。等到汉文帝逝世,汉景帝就位,晁错担任御史大夫,便派官吏侦查袁盎收受吴王财物的事,量罪定刑。皇上诏令赦免袁盎的刑罚,把他贬为平民。

吴、楚两国反叛的时候,一听到消息,晁错对丞史说:“袁盎接受了吴王很多金钱,专门替他掩饰,说他不会反叛。如今果然反叛了,想要请求惩治袁盎,他应该知道反叛的阴谋。”丞史说:“事情没有暴露,惩治他,就会中断反叛的阴谋。如今叛军西进,惩治袁盎有什么益处!况且袁盎该不会有阴谋。”晁错犹豫不决。有人把这事告诉了袁盎,袁盎恐惧,连夜见窦婴,向他说明吴王反叛的原因,希望能够到皇上面前亲口对质。窦婴进宫报告皇上,皇上就召令袁盎进宫会见。晁错在皇帝面前,等到袁盎请求皇上让旁人回避,晁错离开了,当然怨恨得很。袁盎原原本本地叙述吴王反叛的情况,是因为晁错的缘故,只有立即斩杀晁错来向吴王谢罪,吴军才肯撤兵。这些话都记载在《吴王濞列传》中。皇上派袁盎担任太常,窦婴担任大将军。袁、窦两人向来友好。等到吴王谋反,诸陵地方的长辈和长安城中贤能的大夫,都争相亲附他俩,随从的车子每天有几百辆。

等到晁错被诛杀以后,袁盎以太常的身份出使吴国。吴王想让他担任将领,袁盎不肯。吴王想杀死他,派了一个都尉,带领五百人把袁盎围困在军中。袁盎在他担任吴国丞相时,有个从史曾经偷偷地跟袁盎的婢女私通,袁盎知道了这件事,没有泄漏,对待他仍然和以前一样。有人告诉从史,说:“丞相知道你跟他的婢女私通。”从史就逃回去了。袁盎驾车亲自追赶他,就把婢女赐给了他,仍旧让他当从史。等到袁盎出使吴国被困守,从史刚好担任困守袁盎的校尉司马,就将他自己的全部行装换买了二石浓酒,遇上天气寒冷,士兵们都又饿又渴,喝醉了酒,西南角的士兵都醉倒了。司马趁夜晚拉袁盎起身,说:“您可以离开了,吴王预期明天杀您。”袁盎不相信,说:“你是干什么的?”司马说:“我是以前当从史和您的婢女私通的人。”袁盎才惊愕地辞谢说:“您幸运有父母,我不值得连累您。”司马说:“您只管离开,我也即将逃亡,藏匿我的父母,您担忧什么!”于是用刀割开军营的帐幕,引导袁盎从醉卧的士兵们所把守的路上径直走出。司马跟袁盎分别背道而驰。袁盎解下节旄,藏在怀里,拄着杖步行七八里,天亮时,发现了梁国的骑兵,就骑马飞奔逃离,终于回到朝廷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