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第2/3页)

后来文帝驾崩,景帝即位,张释之害怕,便托称有病,想辞职离去,怕会招来大的刑罚;又想进宫谢罪,却不知会怎么样。后来采用了王先生的建议,终于进见景帝当面谢罪,景帝没有怪罪他。

王先生擅长黄帝、老子学说,是隐士。曾经被召进宫廷中,当时三公九卿都聚在一起站立着,王先生是老年人,说:“我的袜子松了。”回头对张廷尉说:“给我系好袜子!”张释之跪下来给他系好袜子。过后,有人对王先生说:“怎么偏偏在朝廷上当众侮辱张廷尉,让他跪着系袜子呢?”王先生说:“我年老并且地位低贱,自料终究对张廷尉没有什么好处,张廷尉正是当今天下的名臣,我姑且委屈他一下,让他跪着系袜子,想借此来敬重他。”各位公卿听说了,都认为王先生贤良,而敬重张廷尉。

张廷尉事奉景帝一年多,后来任淮南王相,也还是因为以前得罪过景帝的缘故。过了很久,张释之去世。他儿子叫张挚,字长公,官至大夫,后被免职。由于他不会讨当权者欢心,所以直到死也再没有当官。

冯唐,他的祖父是赵国人。他父亲迁居到代郡。汉朝建立后,又移居安陵。冯唐以孝行出名,任中郎署长,事奉文帝。文帝乘车经过中郎官署时,问冯唐说:“老人家为什么当了郎官呢?家在什么地方?”冯唐都一一如实回答。文帝说:“我居住在代郡时,我的尚食监高祛多次对我称赞赵国将领李齐的贤能,在钜鹿城下战斗的故事。如今我每次吃饭,都会想到李齐鏖战钜鹿的故事。老人家知道李齐这个人吗?”冯唐回答说:“作为将领,他还比不上廉颇、李牧。”皇上说:“根据什么?”冯唐说:“我祖父在赵国时,任官帅将,和李牧友好。我父亲从前当过代王的丞相,和赵将李齐友好,了解他的为人。”皇上听了冯唐讲述廉颇、李牧的为人后,十分高兴,拍打着大腿说:“唉!我偏偏得不到廉颇、李牧现在做我的将领,不然,我难道担忧匈奴么!”冯唐说:“主臣!陛下即使得到了廉颇、李牧,也不能任用。”皇上大怒,起身进入宫里。过了很久,召见冯唐责怪说:“您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没有僻静的地方么?”冯唐谢罪说:“我这个粗鄙人不知道忌讳。”

正当这个时候,匈奴新近大举入侵朝那,杀死了北地郡都尉孙卬。皇上正在为匈奴入侵担心,于是终于又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回答说:“我听说上古时代君王派遣将领时,跪着推车子,说国门以内的事,我来控制;国门以外的事,请将军来控制。军功、爵位和赏赐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回来再上奏朝廷。这不是空话啊。我的祖父说,李牧任赵将居守边疆,把从军中交易市场上征收的租税都用来犒赏将士,赏赐由将军在外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交给他任务而责令他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尽他的智慧和才能,派遣挑选合格的战车士一千三百辆乘员,善射的骑兵一万三千,精锐的士卒十万,因此向北驱逐单于,打败东胡,灭掉澹林,向西抑制强大的秦国,向南抗衡韩国、魏国。当这个时候,赵国几乎成了霸主。那以后适逢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原是个卖唱的艺人。赵王迁即位,就听信郭开的谗言,终于诛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因此军败士兵逃跑,被秦国俘虏消灭。如今我私下听说魏尚任云中太守时,把军市交易的税收全部拿来犒赏将士,拿出私人的俸钱,每五天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和属官,因此匈奴远远地躲避,不敢靠近云中要塞。匈奴曾经有一次入侵,魏尚带领车兵、骑兵攻击他们,杀死很多敌人。那些士兵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从田中来参军,哪里知道‘尺籍’‘伍符’之类的军法条令。整天奋力作战,斩杀敌首,捕获俘虏,可是向衙门报功时,一个字不符合,法官就依据法律来制裁他们。他们的赏赐没能兑现而司法官所奉行的法令一定要执行。我愚蠢,认为陛下法令太苛细,赏赐太轻,刑罚太重。况且云中太守魏尚由于上报斩杀敌军的数目差了六个首级,陛下就交给司法官治罪,削夺他的爵位,判了他一年徒刑。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能任用。我确实愚蠢,触犯了忌讳,死罪死罪!”文帝听了高兴。当天派冯唐拿着节令去赦免魏尚,让他重新任云中郡守,而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都、国的车兵。

汉文帝后元七年,景帝即位,任命冯唐为楚国的国相,后被免职。武帝即位,诏求贤良人才,推举冯唐。冯唐当时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就让冯唐儿子冯遂任郎官。冯遂字王孙,也是才能出众的人,和我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