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第4/4页)

起初,吴王渡过淮水,和楚王便向西打败棘壁汉军,乘胜前进,锋芒甚劲。梁孝王害怕,派六位将军攻打吴军,吴军又打败了梁国的两位将军,士兵都逃回梁。梁王多次派使者向条侯报告,请求救援,条侯不答应。又派使者到皇上面前攻击条侯,皇上派人告诉条侯让他救援梁国,条侯又坚持便宜行事的策略不去增援。梁王派韩安国和为国事牺牲的楚国丞相的弟弟张羽做将军,才得以稍微打败吴国的军队。吴军想要向西,梁国坚守城池,使吴军不敢西进,就跑到条侯军队驻地,和条侯军队在下邑相遇。吴军想要交战,条侯坚守营垒,不肯出战。吴军粮食断绝,士兵饥饿,屡次挑战,便趁夜晚奔袭条侯军营,骚扰东南阵角。条侯派人防备西北方,果然吴军从西北方侵入。吴军大败,士兵大多饿死,于是都叛逃或溃散了。于是吴王就和他部下壮士几千人连夜逃走,渡过长江跑到丹徒,得到东越保护。东越军队大约有一万多人,就派人收集吴国的逃兵。汉朝派人用金钱收买东越,东越就骗吴王,吴王出去慰劳军队,就派人用矛戟刺杀吴王,装着他的头,乘快车向皇上报告。吴王的儿子刘子华、刘子驹逃跑到闽越。当吴王丢下他的部队而逃走时,他的部队就溃散了,纷纷陆续投降了太尉、梁王的军队。楚王刘戊军队失败,他自杀了。三个国王围攻齐国的临菑,三个月都没能攻下。汉军来到,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都率军回去。胶西王于是光着膀子光着脚,坐在草席上,喝着白水,向太后请罪。王太子刘德说:“汉军远道而来,我看他们已经疲弊,可以袭击,希望收集大王的剩余军队攻打他们,攻击不获胜利,就逃到海上去,也不算晚呀。”胶西王说:“我的士兵都已经败散了,不可能发起使用了。”不听从。汉朝的将军弓高侯穨当送给胶西王信说:“奉诏书来诛杀不义的人,投降的人就赦免他的罪过,恢复原有的官爵;不投降的人就灭掉他们。大王要如何处置,我等待答复以采取行动。”胶西王到汉军营垒光着膀子叩头,请求说:“我刘卬奉行法律不谨慎,惊扰了百姓,才使将军辛苦地远道而来到这穷国,请求惩办我碎尸万段的罪。”弓高侯手持金鼓来接见他,说:“大王被战事所苦,希望听到大王发兵的原因。”胶西王叩头跪着前行回答说:“当时,晁错是天子当权的大臣,改变高皇帝的法令,侵夺诸侯的封地。刘卬等人认为不合正义,害怕他败坏、扰乱天下,七国发兵,将要诛杀晁错。如今听说晁错已被诛杀,刘卬等人就罢兵回去。”将军说:“大王如果认为晁错不好为什么不报告皇上?却没有诏书、虎符,擅自派兵攻打合乎道义的王国。由此看来,意图不是想诛杀晁错。”于是拿出诏书给胶西王宣读。读完了,说:“大王自己考虑吧。”胶西王说:“像我刘卬等人死有余辜。”于是自杀。太后、王太子都死了。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都死了,封国被削除,收纳归朝廷。郦将军围攻赵国都城,经过十个月才攻克,赵王自杀。济北王因为被劫持的缘故,得以不被诛杀,被调封为菑川王。

当初,吴王带头反叛,纠集率领楚军,联合齐、赵。正月间起兵,到三月份都被打败,只有赵最后被攻下。景帝又立楚元王的小儿子平陆侯刘礼为楚王,延续楚元王的后代。调汝南王刘非统辖吴国的旧地,做江都王。

太史公说:吴王被封为王,由于他父亲被降低爵位的缘故。吴王能够减轻赋税,指使他的人民,因为拥有铜矿海盐的便利。叛乱的渊源,是从他儿子被打死开始的。由博戏技艺的争执而起兵发难,终于国亡身死;亲近越人来图谋宗室,最后自己灭亡。晁错为国家长远考虑,灾祸反而降临自身。袁盎善于权变、游说,起初受宠,最后受辱。所以古代诸侯的封地不超过方圆百里,高山大海不用来分封。“不要以亲近外族,来疏远自家宗亲”,也许是说吴王吧?“不要作主出谋划策,反而将会受到惩罚”,难道是说袁盎、晁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