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第3/4页)

元光四年春天,丞相向皇上揭发灌夫家人在颍川,十分横行不法,百姓受其侵扰。请求查办。皇上说:“这是丞相的事,何必请示我。”灌夫也抓住丞相的秘密,非法谋取私利,接受淮南王的贿赂以及和他的谈话。他们的宾客从中调停,才结束了相互攻击,仇怨都得到消解。

这年夏天,丞相娶燕王刘嘉的女儿作夫人,有王太后的诏令,叫列侯宗室都去祝贺。魏其侯去探访灌夫,想和他一起去。灌夫推辞说:“我多次因为酒醉得罪过丞相,丞相如今又和我有仇怨。”魏其侯说:“事情已经和解了。”强迫他一起去。大家饮酒饮得正高兴,武安侯起身敬酒,客人都离开席位伏在地上。过了一会儿魏其侯敬酒,只有一些老朋友离开席位罢了,其余一半的客人只是稍微欠身,跪在席上。灌夫不高兴。他起身敬酒,敬到武安侯时,武安侯欠身跪着说:“不能喝满杯。”灌夫发怒,于是嘲笑着说:“将军是贵人,请干了这一杯!”当时武安侯就是不肯。灌夫敬酒依次轮到临汝侯,临汝侯正和程不识说悄悄话,又不离开席位。灌夫一肚子火无处发泄,就骂临汝侯说:“你平日把程不识诋毁得一钱不值,今天长者来向你敬酒,竟然学女孩子咬着耳朵说悄悄话!”武安侯对灌夫说:“程、李两位都是东西宫的卫尉,今天当众羞辱程将军,你难道不给李将军留点面子么?”灌夫说:“今天我准备杀头穿胸,哪里知道什么程、李呢!”客人于是都借口起来上厕所,陆续走掉了。魏其侯要离去,用手指示灌夫也出去。武安侯就发怒说:“这都是我放任灌夫得罪人。”就下令骑兵扣留灌夫。灌夫想走而走不掉。籍福起来替灌夫谢罪,并且按住灌夫脖子让他谢罪。灌夫更加生气,不肯谢罪。武安侯于是指使骑兵把灌夫捆起来放在驿馆里,召来长史说:“今天召请宗室,是奉王太后的诏令。”弹劾灌夫在席上骂人,犯大不敬罪,把他关押进居室。于是查究他以前的罪行,派人分头追捕灌氏的各支宗族,全部判处了死罪。魏其侯十分惭愧,出钱派宾客去求情,没能得到宽释。武安侯的属吏们都充当他的耳目,因而灌家的人都逃亡躲藏,而灌夫被拘禁,终于没能告发武安侯的秘密罪行。

魏其侯为了救灌夫挺身而出。他的夫人劝他说:“灌将军得罪了丞相,冒犯了太后家,难道可以救么?”魏其侯说:“侯爵是由我挣得的,由我丢失它没有什么遗恨。况且我终究不能让灌夫一个人去死,而我独自生存。”于是就瞒着他的家人,偷偷出去上书给武帝。武帝立即召他进宫,他把灌夫喝醉了酒的事情全部告诉武帝,认为不够死罪。皇上认为很对,留他在宫中吃饭,说:“到东宫太后那里去辩白清楚这事。”魏其侯到了东宫,极力称赞灌夫的优点,说他酒醉犯了错误,可是丞相就用别的事来诬陷他。武安侯又极力攻击灌夫所作所为骄横放肆,犯有大逆不道罪。魏其侯考虑这样做没有什么效果,就揭发丞相的过失。武安侯说:“幸好天下安乐无事,我能够成为皇上的心腹,我所喜好的是音乐狗马田地房舍。我喜欢的乐工演员能工巧匠之流,不像魏其侯、灌夫那样日夜招集天下豪杰壮士一起议论,对朝廷心怀不满,不是仰观天文,就是俯画地理,窥测于东、西两宫之间,希望天下发生变动,而想建立大功业。我真不明白魏其侯等人的所作所为。”于是皇上问大臣们说:“两人谁对?”御史大夫韩安国说:“魏其侯说灌夫的父亲为国而死,灌夫手持战戟冲进生死存亡难测的吴军中,身受几十处伤,名声在全军数第一,这是天下的壮士,如果没有大的罪过,只是因为喝醉了发生争执,是不值得援引别的过错来处死他。魏其侯说得对。丞相也说灌夫勾结豪强恶霸,欺压百姓,家里积敛有成千上万的财产,在颍川横行无忌,凌辱侵犯宗室亲族,这是所谓‘树枝比树干还大,小腿比大腿还粗,不折断就一定会裂开’。丞相说的也对。希望英明的主上裁断这事。”主爵都尉汲黯认为魏其侯对。内史郑当时认为魏其侯对,可是后来又不敢坚持意见回答皇上。其他的人都不敢回答。皇上怒骂内史说:“你平时多次谈论魏其侯、武安侯的好坏,今天在朝廷上议论,却吞吞吐吐像驾在车辕下的马驹,我要把你们这些人一并杀掉。”就罢朝起身,进入宫内,去侍候太后用膳。太后也已经派人在朝廷上打探消息,把情况全都告知了太后。太后生气,不吃饭,说:“如今我还活着,而有人都敢作践我的弟弟,如果我死后,都会像宰割鱼肉那样宰割他了。况且皇帝难道能像石头人一样不作主张么!现在幸亏皇帝还活着,大臣就唯唯诺诺,假令皇帝过世以后,这些人还有可以相信的么?”皇上谢罪说:“都是宗室和外家亲戚,所以才让他俩在朝廷上辩论。不然的话,这只是一个法官就裁决了。”这时,郎中令石建把魏其侯、武安侯两人的事分别向武帝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