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第2/3页)

这时济南姓瞯的人家、陈地的周庸也因为豪侠而闻名,景帝听说后,派使者把这些人全杀死了。那以后,代郡多个姓白的、梁地的韩无辟、阳翟的薛兄、陕地的韩孺,又纷纷出现了。

郭解是轵县人,字翁伯,是善于给人相面的许负的外孙。郭解的父亲因为任侠,在孝文帝时被杀死。郭解这人短小精悍,不饮酒。他小时候阴险狠毒,心中愤慨不高兴时,亲手杀死很多人。他不惜自身来助朋友报仇,藏匿亡命的人去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自铸钱、盗掘坟墓,这种事原来就不可胜数。但却能遇到上天保佑,在危急中常常能摆脱出来,就像是犯法遇到了赦免。到郭解年纪大后,就改变操行,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施给别人,对别人怨恨很少。但他自己喜欢行侠的思想更加强烈。已经救了别人性命,不炫夸自己的功劳,但他的内心仍然阴险狠毒,突然因为小的怨恨而行凶之事还和以前一样。当时的少年仰慕他的行为,也常常为他报仇,不让他知道。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威势,和别人饮酒,让人家干杯。人家不胜酒量,他就强迫灌人家。别人生气,拔出刀来刺杀了郭解姐姐的儿子,就逃跑了。郭解姐姐生气地说:“凭着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却捉不到凶手。”把尸体扔在路上,不加以埋葬,想借此来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打听到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自己回来,把实情全部告诉郭解。郭解说:“你杀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没有道理。”于是放走那凶手,把罪责归于他姐姐的儿子,就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说了这事,都称赞郭解的道义,更加依附于他。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有一个人独自岔开双腿傲慢地坐着看郭解,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郭解的门客想杀了那人。郭解说:“在家乡居住,竟至不被人尊敬,这是我的德行不美好,他有什么罪过呢!”于是暗中嘱咐尉史说:“这个人,是我很关心的,轮到他服役时,请求免除他。”以后每到服役时,多次轮到这个人,县吏都没有要求他去。这个人觉得奇怪,问其中的原因,说是郭解让他解脱的。这个傲慢的人就袒衣露体向郭解谢罪。少年们听到这事,越发仰慕郭解的行为。

洛阳有相互结仇的人,城中几十个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他们始终不听。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连夜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委曲心意听从了郭解的劝告。郭解于是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很多尊者在这里从事调解,你们大都不肯听从。如今你们幸而听从了我的话,我怎么能从别的县跑来夺取人家地方贤豪大夫的权利呢!”郭解于是连夜离去,不让别人知道,说:“暂且不要用我的话,等我离去后,让洛阳的豪士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

郭解谨守恭敬,不敢坐车进入他们县衙门的办公地方。他到附近的郡和王国,替别人办事,事情可以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使各方满意,然后才敢吃人家酒饭。大家因此十分尊敬他,争着供他使用。城中少年和附近县的贤人豪杰,半夜来拜访郭解的常常有十多辆车,请求把郭解的门客带到自己的房舍去供养。

到了迁徙各郡国的豪富人家到茂陵居住时,郭解家里贫困,不够迁徙的资财标准,但迁徙名单中有他,官吏害怕,不敢不将他迁徙。卫青将军替郭解向皇上说:“郭解家里贫困,不够迁徙标准。”皇上说:“平民有权力使得将军替他讲话,这说明他家不穷。”郭解家就被迁徙了。人们出资一千多万为郭解送行。轵县人杨季主的儿子任县掾,是他提名要迁徙郭解的。郭解哥哥的儿子砍掉了杨县掾的头。从此杨家和郭家结了仇。郭解移迁进关中以后,关中的贤人豪杰知道和不知道郭解的,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和郭解结好。郭解矮小精悍,不饮酒,出门从未骑过马。后来又杀死了杨季主。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他杀死在宫门下。皇上听说后,就下令官吏捉拿郭解。郭解逃走,把他母亲一家安置在夏阳,自己来到临晋。临晋人籍少公与郭解素不相识,郭解假冒姓名,趁机要求他帮助自己出关。籍少公把郭解送出关后,郭解辗转到了太原,他所到之处,常常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留他居住、食宿的人家。官吏追赶他,追寻踪迹到了籍少公家里。籍少公自杀,口供断绝了。过了很久,才抓到郭解。官府深究郭解所犯的罪行,发现被郭解所杀的人,都在被赦免之前。轵县有位儒生陪同来查办郭解案件的使者坐,郭解门客称赞郭解,那儒生说:“郭解专门用狡诈来触犯国法,怎么可以称贤人!”郭解门客听到了,杀了这个儒生,割断他的舌头。官吏拿这事责问郭解,郭解真的不知道杀人的是谁。行凶的人也始终没查出来,没有人知道是谁。官吏向皇帝上书说郭解没有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说:“郭解以平民身份行侠,敢于触犯法律,因为小怨恨而杀人,郭解虽然不知道,这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该判大逆不道罪。”于是就诛杀了郭解全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