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第4/10页)

元王说:“不是这样。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谏诤的人是国家的幸福,谄谀的人是国家的祸害。君主听信谄谀之言,这是愚蠢糊涂的。尽管这样,灾祸也不随便降临,幸福也不白白来到。天地聚合元气,就产生了一切财富。阴阳有别,离不开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日子到了便为一个周期。圣人明白这个道理,自身才无灾难。明君运用这个道理,没有谁敢欺骗他。所以说幸福的到来,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灾祸的降临,也是人们自己造成的。灾祸和幸福同在,刑罚和赏赐相成。圣人明察这个道理,因而知道吉凶。夏桀、商纣的时候,他们和上天争功,遏阻鬼神,使之不得交通。这本来已经是残暴无道了,而谄谀之臣又有很多。夏桀有位谄谀之臣,名字叫赵梁。他教唆桀王暴虐无道,鼓励他贪狠如狼,把商汤囚禁在夏台,杀害了关龙逢。左右的人恐怕被杀死,苟且在旁边阿谀奉承。国家已经危如累卵,但人人都说不要紧。欢乐地高呼万岁,迷惑说国运未尽。蒙蔽夏桀的耳目,和他一起欺诈癫狂。商汤终于讨伐了夏桀,夏桀身死国亡。夏桀听信了赵梁这个谄谀之臣,自身独受祸殃。《春秋》记载了这件事情,至今令人不忘。商纣有位谄谀之臣,名字叫左强,夸言巧目,教唆纣王建造象廊。象廊高入云天,又安置了玉床。采用犀牛角和美玉雕刻的器物,拿象牙筷子吃饭。圣人比干被挖掉心脏,壮士被砍掉小腿。箕子害怕被杀死,披散了头发,佯装癫狂。纣王杀害了周太子厉,囚禁了周文王姬昌。把文王投进石室,准备从夜晚囚禁至天明。阴兢救活了文王,和他一起逃走。文王进入了周地,得到了太公望。他发动士卒,聚集兵器,和商纣交战。文王病死,部下载着他的尸体前行。太子姬发代替父王为将,庙号称为武王。武王与纣王在牧野交战,在华山的南面大败纣军。纣王不胜,兵败逃回,武王把他围困在象廊。纣王在宣室自杀,身死却不得埋葬。头被悬挂在车子的横梁上,被四匹马拉着走。我一想到纣王如此的情景,愁肠就像滚沸的水一样翻腾。这些人都是富有天下,而且贵至天子,但是太傲慢了。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办事喜欢好高骛远,贪戾而又骄纵。不任用忠诚信实的人,却听信那些阿谀奉承的臣子,终被天下人耻笑。如今我的疆域处在各诸侯国之间,连秋毫都不如。办事如不妥当,又怎能逃脱灾难!”

卫平回答说:“不是这样。黄河虽然神灵贤明,但不如昆仑山;长江的水源通畅,但不如四海。然而人们尚且要夺取昆仑、四海的珍宝,各诸侯争夺它们,战争由此而起。小国被灭亡,大国危殆,杀害他人的父母兄弟,掳掠别人的妻子儿女,破人国土,毁人宗庙,来争夺这些宝物。攻战争夺,这就是强暴。所以说用强暴武力去夺取它,而用文明教化来治理它。不违背四时的秩序,必能使贤士亲近;随着阴阳一起变化,鬼神也能被使用;与天地交通,和它们也可作朋友。诸侯称臣归服,民众殷实欢喜。国家安宁,与社会一起除旧迎新。商汤、周武行使这种办法,就取得了天子的王位。《春秋》记载了这件事,把它作为规范准则。大王不自称商汤、周武,却把自己比作夏桀、商纣。夏桀、商纣施行暴戾强横,本来就把这些当作常事。夏桀建瓦室,商纣造象廊。征敛丝帛当柴烧,势必劳民伤财。征收赋税没有限度,杀戮百姓没有法则。他们杀了百姓的六畜,拿熟皮做成袋子,用皮袋盛满了牲畜的血,悬挂起来,和别人一起来射它,跟天帝争强。违背了四时的秩序,抢先在祭祀众神鬼之前品尝四时鲜味。劝谏的人总是被杀死,谄谀的臣子却留在身旁。圣人隐藏,百姓没有人行动。上天频频降下干旱,国内常有妖孽出现。蝗灾年年发生,五谷不登。百姓不安其居,鬼神不享祭食。天天刮大风,白昼昏天黑地。日月并蚀,熄灭无光。群星不循轨而乱行,全都扰乱了纲纪秩序。由此看来,夏桀、商纣的统治怎能长久!即使没有商汤、周武,到时也本该灭亡。所以商汤伐桀,武王克纣,是那时的形势使它这样。商汤、周武便成为天子,子孙世代相继为王;终身没有过错,后代称赞他们,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止。这都是适应时势而行动,遇事能强,才能成为帝王。现在这只龟是贵重的宝物。为圣人出使,传给了贤王。神龟不用动手动脚,雷电伴随着它,风雨护送着它,流水飘行着它。侯王有仁德,才能承受它。如今君王有仁德,从而得到这个宝物,却因害怕而不敢接受;您如果送走它,宋国必有灾祸。以后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