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 楚才晋用(第3/4页)

“既然我们的卿更强,为什么晋国比我们要强大?”对声子的回答,屈建很受用,不过他还接着问。

“这个,就像杞木、梓木、皮革一样,晋国人用的都是楚国运过去的。楚国虽然人才多,但是都被晋国人用了。”声子假装考虑了一下说,因为这是他早就想好的。《左传》原文:“虽楚有才,晋实用之。”

“晋国人就没有什么宗族亲戚之类的?他们自己就没有人才?”屈建略略吃了一惊,这个观点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说实话,从前对晋国人,他是有一点轻微的自卑的,所以听到这个观点,尤其诧异。

“当然有啊。不过,晋国人对楚国人才的使用非常到位、非常充分,特别是在用楚国人才对付楚国方面。我听说‘善为国者,赏不僭(音建)而刑不滥’,善于治理国家的人,赏赐不要失当,处罚不要泛滥。赏赐失当,就可能让坏人得到好处;处罚泛滥,就可能冤枉好人。如果二害择其轻,那就宁可赏赐失当,也不能处罚泛滥。宁可让坏人得到好处,也不能让好人受到冤枉。好人都被赶跑了,这个国家也就没戏了。”声子开始发挥,由于准备充分,当时引经据典,从《诗经》到《夏书》到《商颂》,滔滔不绝,梶娓道来,一个中心思想:不能冤枉好人。

屈建听得目瞪口呆,活这么大岁数,没见过这么有学问的。

声子一看,心中得意,于是继续忽悠。

“不幸的是,楚国的问题就在于处罚泛滥。所以,楚国很多大夫被迫流亡国外,政治避难,结果呢,所到之处受到重用。反过来,他们再帮助敌国来对付楚国,那是比卧底还可怕啊。想当初子仪叛乱(事见第三部第九十五章117页),析公逃到了晋国,晋国人让他做了谋士,结果楚晋绕角之战,就是他给晋国人出了夜袭的主意,导致楚国大败。晋国人随后攻入蔡国、活捉沈国国君、又战胜了申息两地军队,活捉了申丽,郑国从此不敢亲近楚国。雍子的父兄诬陷雍子,楚共王没有分辨是非,雍子于是逃亡到了晋国。到晋国攻打彭城的时候,晋军与楚军狭路相逢,雍子给晋军出主意,做出决一死战的架势,把楚军给吓跑了,晋国人因此才能拿下彭城(事见第四部第一三七章)。子反和巫臣争夺夏姬,巫臣为此逃到了晋国,晋国人把他封在了邢,他不仅帮助晋国人打击北狄,还派他儿子到吴国,教唆吴国人背叛楚国,教吴国人用兵车打仗,吴国人从此频繁骚扰楚国,让楚国疲于奔命,腹背受敌。斗越椒之乱,他儿子贲皇逃到了晋国,晋国人把苗封给了他,鄢陵之战,苗贲皇给他们出主意,结果他们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我们的中军,楚军大败,共王伤了一只眼睛,子反也因而自杀(事见第三部第一一九章)。这么说吧,郑国的背叛、吴国的强大、楚军失去诸侯,等等,实际上都是楚国的人才干的,不是晋国人击败了楚国,而是楚国人自己击败了楚国。”这一段话,声子说得口干舌燥,不过句句在理,而且耸人听闻。

屈建愣了半天,等到终于想明白之后,一头的冷汗都出来了。

“是,是,是这么回事啊。”屈建现在只会说这么一句话了。

声子喝了一碗水,润了润嗓子,接着忽悠。

“现在,有一件空前严重的事件,我不敢不说。伍举做了王子牟的女婿,前不久王子牟犯罪潜逃,有人诬陷说是伍举帮他老丈人逃走的,吓得伍举逃到了郑国。据说他在郑国的时候还在盼望能够得到赦免,经常向南方眺望,希望回国。我从晋国回来的时候,听说他已经到了晋国,晋国人准备给他封地,享受和叔向一样的待遇。如果伍举今后为晋国人出主意对付楚国的话,其危害恐怕比武臣、苗贲皇们加起来都要大啊。天哪,我都不敢想象了。”声子说得声情并茂,说来说去,把话落在了这里。

“是,是。”屈建浑身冷汗都出来了,他在想象,想象伍举被晋国人所用,于是晋国人所向披靡,楚军节节败退,最后楚王一生气一发火一拍桌子,自己的脑袋就可能搬家了。

声子擦了擦汗,说得激动,以至于浑身冒汗了。不过,不是冷汗。

“我,我要跟大王汇报这件事情。”屈建说。

当天,屈建去向楚康王汇报声子前往晋国的情况,之后把声子上面这段话照搬了过去。

“哎呀妈呀。”楚康王也听出一身的冷汗来,当时就下令了,“老屈,你立即派人去晋国,把伍举请回来,我给他升官,给他加薪。”

第二天,屈建就派了伍举的二儿子伍鸣前往晋国,把伍举给接回来了。

当然,和平进程正常推进,屈建派人前往宋国,表达了楚国对和平建议的肯定,表示:楚国一向爱好和平,致力于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环境。对于和平大会,楚国将积极参加并抱有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