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末 路(第3/6页)

孔承仁立即道:“太师,我等援兵还有数万精锐未到,若能及时赶来,还可与朱棣一战。如果瓦剌诸部二十万大军再来的话,甚至可将朱棣全军扼杀在草原。邱福当初的十万大军,不也在草原全军覆没了吗?”

脱欢瞥见朱高煦嘴角的哂笑,心中微颤,望向了三戒,问道:“三戒,你的意思呢?”他心中蓦地涌起了几分凄凉,几天前他还雄心勃勃、气吞山河,看起来就要效仿成吉思汗,推翻大明江山,重现草原人往日的辉煌。

可只是几天的工夫,所有的一切就要烟消云散。

到如今,谷中虽还有近万的兵力,但他信心已散。

三戒大师似乎看穿了脱欢的心意,斜睨了一眼孔承仁,低声道:“小人倒觉得孔先生所言有些不妥。”

孔承仁皱下眉头,但在这种时候,顾不上意气之争。看着朱棣的大军一步步逼近,看着瓦剌新军有了慌乱,一部分仍试图冲垮大明的三千、神机两营,另外一部分却后军变前军,开始准备应对朱棣的攻击,孔承仁道:“那依大师的意思呢?”

三戒大师小心翼翼道:“当初邱福来犯,全军尽没,是因为莽撞中伏。可这次明军显然是有备而来,气势又盛,双方对垒,太师并没有胜算。若被他们合围势成,只怕……”轻咳了声,三戒不说昭然若揭的结果,“小人倒觉得,太师可效仿当年之法,带兵先离开这里,向西北撤退,只要和来援之兵相遇,然后诱敌深入,太师甚至可重演当年击败邱福的那一幕。”

孔承仁心道,你说得冠冕堂皇,不过还是建议太师逃走。

脱欢望着山峰下的兵戈寒锋,瞥了一眼还在一旁的姚广孝和朱高煦,当机立断道:“好,就依大师所言,我等以退为进,再等机会!”

号令一下,山谷内瓦剌军立即整装出发,弃谷外瓦剌军于不顾,悄然沿山岭小路向西北潜去,同时带姚广孝、朱高煦随行。

至于也先那面,脱欢虽是伤痛,但一时间也顾不了了。

山岭连绵,道路崎岖,瓦剌军悄然拔寨,有豹骑开路,熊骑断后,蜿蜒行进间,不到个把时辰,已到了山岭的外围。

厮杀声渐远,脱欢暗自舒了一口气,心想只要出了山岭,那就是瓦剌人的天下,若一路向西北狂奔,到了阿鲁浑河后就会有瓦剌军赶来接应。到时候若是情形不好,就继续北退,效仿当年击败邱福之计,若是阵容齐整,万众一心,说不定还可和朱棣一战。

正思绪间,瓦剌军已有半数出了山岭。陡然间,有沉雷声响,脱欢扭头望去,心中一颤。

沉雷声竟是从左右两方传来,声才至,就见战意横空,远远望去,只见山岭的南北两处平原上有两条雪龙迅疾地逼近。

雪意狂舞,雪龙如飞,那两条雪龙看起来就像朱棣如龙的大军生出了两条小龙,张牙舞爪地向瓦剌军扑来。

豹头见状立即叫道:“太师,是明军!他们要包围我们!”

脱欢心中狂颤,不想明军竟有这般迅疾的速度,而明军看起来正像等着他们突围!

当初脱欢采用合围之术,本想里应外合,将朱勇部一举歼灭,但不想现世报来得快,朱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竟要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瓮中捉鳖。

无法想象朱棣究竟带了多少兵马前来,可知道若被明军困在山岭中,只怕死无葬身之地,脱欢当机立断,呼喝道:“熊骑带三千人抵抗左路明军,虎骑带三千人阻挡右路明军,豹头,你领兵开路,跟本太师冲出去。只要到了阿鲁浑河后就会有援兵接应,我等就可反败为胜!”

伸手拔出腰刀,脱欢露出多年未有的剽悍之气,喝道:“奋力杀敌者,连升三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脱欢奋勇当头,众瓦剌军重新鼓舞了士气,呼喝声中,立即分兵三路,一路斜冲西南,一路直奔西北,而脱欢径取西方杀去。

雪起如尘,瓦剌军毕竟骑术精湛,剽悍勇猛,三路人马杀出就如三支利箭射出,卷起了漫天的风雪。

青山震颤,杀声连天。

脱欢带领千余兵士竟在明军合围势未成之际冲到了包围圈外,可余众大半陷入明军包围中,两军立时厮杀在了一起。

脱欢只因稍有犹豫,竟致数万骑兵转瞬间就剩下这点人马,瞥见东南方狼烟高冲,向这个方向蔓延来,心中战栗,再顾不得许多,喝令手下押着姚广孝、朱高煦二人一路西退。

他知道姚、朱两人的重要,也知道这是他和朱棣讨价还价的本钱,因此绝不会轻易舍弃。

众人一路飞奔,每次回头望去,均感觉那狼烟烽火就在身后蔓延,而那如雷般的蹄声根本从未中断,仿佛他们逃到天边就会跟到天边,不由得暗自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