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兵变本能寺 十七 四面楚歌(第6/6页)

“大人,我还是觉得这条路不能再往前走了,咱们赶紧返回吧。”山路大概爬了将近一半,走在前面的土屋总藏飞马来到胜赖面前。

“不能往前走了?难道敌人已经绕到前面去了不成?”

“在下不敢妄言,主公请看那边树林间的旗幡。那分明是小山田的手下,想从山顶上把我们驱往北边的山谷……”

“如此看来,那传闻果然属实……”

突然听见有人说话,胜赖大吃一惊,抬头一看,只见山顶的草丛里突然人声鼎沸,接着,十多支箭射了过来。胜赖这时才明白,自己的死期已到。

“再这么走下去,就等于往虎口里送。昌次、总藏,赶快掉转方向,带着女人们撤回。”

“您呢?”

“这已经是最后一搏了。我定要把小山田的脑袋揪下来,将他千刀万剐。”

其实,这时候,长坂人道钓闲也正在从后面赶来报告危情。“主公,织田信忠前锋从后面追来,已经逼近此山了。刻不容缓,赶紧把旗子卷起来,下山避一避吧。”

胜赖听了,不禁从马上跳了下来,仰天长叹。

上下都遇到了阻击,一时间难以决定何去何从。号称“猛将中的猛将”的胜赖,在命运急转直下的时候,居然成了一名不懂战争的村童,茫然地站在竹子岭上发愣。前面是小山田,后面是信忠前锋,如果泷川一益赶来,可逃生的路就只有往左右潜入草丛了。

早知如此紧迫,就不出轰村了。至少还可以在万福寺的附近和大家作最后的告别,然后一个人自行了断。可是,最后的诀别酒还没有斟上,谁都没有作好准备。想到这里,胜赖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若是在这里四散分离,女人们怎么办?亲生儿子太郎信胜也才十七岁。“不管怎么样,先逃生要紧。对了,往左边去。只有从左边的竹林才有可能逃走。”

一行人已经惨不忍睹,既不是一支军队,也不是一队昂扬之师,完全成了一群无家可归的难民。女人们手拉着手钻进了茂密的竹林,只有少数几个有家小的男人断后。

胜赖、太郎信胜、土屋昌次、土屋总藏,以及长坂钓闲诸人,如今竟成了拖护女人们逃生的、眼放凶光的狗。

直至次日,人们连眼皮都没有合一下,不停地往前走,到了第三天,等摸到天目山南麓山脚的时候,所有人都已面目全非了。

天目山位于东山梨郡,原名木贼山,只因业海本净和尚去大元朝取经时,拜谒了天目山,回国后,就在这里修建了临济宗栖云寺,于是人亦称此地为天目山。

当一行人走到天目山南面的田野村草原时,男的只剩四十一人,女的已经不到五十人了。土屋昌次五岁的儿子不愿再走,一屁股坐到草地上,怎么也不肯起来,没有办法,大家只好在这里停了下来。

“乖,要做个好孩子,再走一会儿。”

昌次的儿子坐在地上撒起泼来,昌次的妻子也束手无策。胜赖看了,愤怒地站了起来。“谁来背这个孩子?”他大喊了一声,可是,疲惫不堪的女人们没有一个愿意背这个孩子,“谁来背……”胜赖怒不可遏地又喊了一声。

“先在这里休息一会儿吧。”说话的人正是之前与他目光一碰就微笑的、而现在却几乎一句话都不说的小田原夫人。

“夫人也累了吧?”

“是啊,能死在新城就好了。”夫人说笑着,走到昌次儿子身边,坐下,她的声音很大,大得简直让胜赖都吃惊不已,“哦,小乖乖,给你花玩,好孩子。”

天空湛蓝湛蓝的,暖洋洋的日光洒满了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