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最终谈判(下)(第2/3页)

赵菁燕也是垂着眼皮,静静的品着茶,茶水很淡,但是她却觉得非常香甜,因为成功已经是近在咫尺了,甚至可以说是唾手可得。

过了好半响,段正严突然抬起头来,直言问道:“你说的好像只要我归顺大宋,那么我大理的百姓就能立刻走出困境似得。”

李奇点头道:“我就是这个意思,一旦将大理、交趾和大宋连成一片,对于大理或者交趾任何一块地方而言,其受益何止三倍,朝廷对于这两个地区的支援一定会连绵不断,不出两年,大理百姓的生活水平一定会高于一年前,五年之内,便会超过你们大理的鼎盛时期。

多的我就不说了,如今我大宋经济已经开始慢慢趋于饱和了,很多人手中的钱没地方用,如果大理归我大宋所有,朝廷只要稍微放松下政策,我大宋的商人就将会涌入大理,他们带来的将会是大量的财富,有了这些钱,繁荣昌盛绝非夸夸其谈。”

段正严道:“但是你不要忘记,如今大理国内烽烟四起,到处都是叛乱——”

李奇手一抬,道:“这不是问题,就那些个小狗小猫的,根本不足为虑,半年之内就能荡平,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段世文道:“这只不过是你的片面之词。”

“我现在能给的也只是片面之词。”李奇笑吟吟道:“如果我说的这一切都没有发生的话,那么一定——不能怪我,应该怪大理王你。”

“又怪我?”

段正严指着自己错愕道,心想,就算你李奇再能说,也不能睁着眼说瞎话,话是出自你口,凭什么这责任我来当。

李奇点头道:“如果要问罪的话,当然应该向大理王问罪,我方才就说过了,我们皇上非常看重大理王的能力,希望大理王能够管理这一片地区,你作为这片地区的管理者,若是出了乱子,不怪你难道还怪我咯。”

段正严茫然道:“你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李奇突然从旁边拿出一道圣旨放在桌上,道:“这道圣旨原本是要颁发给此次出征立下战功最大的那一人,皇上当初就说了,谁的功劳最大,就赐封他为镇南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岳飞和吴玠是最有可能,但是如果大理王愿意归降我大宋的话,这道圣旨自然是非你莫属,而且镇南王将会由你们段氏世袭。

不仅如此,到时大理、交趾也将会连成一片统一归大理王管理,你的那些治国理念将会得到全面的发挥,而且还会得到非常有力的支持,我觉得这对于大宋、大理、交趾都是非常有利的,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段世文谨慎道:“枢密使不会这么便宜我们吧。”

“便宜?”李奇不答反问道:“为什么你会这么想?难道你们认为这是一个很轻松的活吗?”

“我——”

段世文欲言又止。

赵菁燕笑道:“枢密使,我想段使节的意思是,这镇南王跟皇帝又有什么区别?”

李奇询问道:“是吗?”

段世文选择默认了。

李奇呵呵道:“当然是有区别的,皇帝永远是最大的那一个,镇南王上面可还有皇帝,至于权力么,镇南王虽然拥有当地的一切行政权力,甚至还拥有大部分的决策权,但是根据我大宋的制度,军权、财权还是会由枢密院和三司统管,而且镇南王也必须遵守我大宋的律法和制度。”

段世文听后立刻觉得自己的问题有些白痴,要是所有权力都集中在段正严手里,那大宋还不如不操这心了。

对于皇帝而言,军、政、财三权肯定是高度集中,但是对于臣子而言,他们最多只能拥有其中某一部分权力,不可能拥有三权,哪怕是李奇都是如此,他在上任枢密使后,立刻就将牵扯到财权的经济使扔给了白浅诺,并且在军器监上面做出了巨大的让步,这世上只有一个人能够握有绝对权力,那就是皇帝。

这就是臣子和皇帝的根本区别。

段正严好歹也是一个皇帝,对于这帝王之术,他如何不明白,他此时也知道了大宋的底线,笑道:“枢密使就这么有把握我一定会答应?”

李奇摇头道:“人性是最复杂的,而皇位又是人间最具有诱惑力的,说实话,对此我从未觉得的自己有任何把握,但是反过来说,如果大理王拒绝了,我同样会感到非常庆幸。”

段正严眯着眼道:“哦?此话怎说?”

李奇道:“因为这就证明我们从一开始就看错了人,一个自私到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弃百姓于不顾的人,试问这种人又如何能够管理好一方土地,你说我是不是该感到庆幸。”

段正严笑着点点头道:“段某今日总算见识了枢密使能耐,你这是用百姓来逼我就范。”

“逼你?这恐怕谈不上吧。”李奇呵呵道:“且不说我大宋给予你的权力比你一年前要大的多,至少你不会空有抱负,而无施展之地,另外,自始至终,我可从未去找过大理王,一直都是你来找我,而我也一直在给你提供帮助,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的确是上上策,我也只是给予建议,如果你不答应的话,我当然也不会勉强,一切还是看大理王你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