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6章 闪电降高昌(第3/4页)

换句话说,你辛辛苦苦夺来的河西走廊,我大宋一句话就能将这后面“走廊”二字给去掉。

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们投靠金国不是背其道而行吗?

越活越回去了。

所以啊,你还是归降我大宋,别跟那群真鞑子挨穷挨饿,并且,吴玠还表明一点,当初女真犯境,我大宋没有帮你们撑腰,是我大宋做得不对,愿意给你们一百万贯作为补偿。

这信刚刚看完,前方将士又传来消息,宋军突然退军五里,这不用想也知道,吴玠是想借此表明自己的诚意,我不是来攻打你们的,我真的是来规劝的。

……

……

毕勒哥听完之后,一语不发,立刻召集重臣议事。

还是那个主题,我们国家该何去何从?

这个问题几年前他也问过,当时完颜宗望西征到此,命他臣服,他臣服了,现在宋军也来了,而且已经在我们都城之下了,也要我们称臣,是打是和?

这一干大臣轮流把那封信看了一遍,你看我,我看他,面泛犹豫之色。

也就说这些人都动心了,不然直接反对就是了。

不为别的,为财!

宋朝有钱呀,世人皆知,现在更是不得了,我们所有的国家,包括西域,加在一起都没有宋朝有钱,你就是跟老板,也得挑个有钱的老板不是吗。

大伯克图图罕就道:“陛下,自我国随金以来,虽然得到不少的城池、土地,但是我们的粮仓已经长满了杂草,我们的农田里面已经没有了壮年拉着牛儿耕田,我们的牧场已经没有少年骑着马儿牧羊,而我们的黄土坡上却长出了很多的土包。”

他这话说的非常巧妙,他也没说归降大宋,也没有说继续追随大金,但是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虽然得到了城池,但是我们失去了百姓,特别是那些生产力,因为完颜宗望迂回西夏,全靠高昌回鹘在后面补给,光运送粮草的劳役就有数万,战线有这么长,这得死多少人啊。

从表面上来,他们掌握了河西走廊这一块战略要地,但也得有人去守,你这人都死完了,你还要城有个屁用,仔细算下来,他们赢了现在,但是输了未来,我们并没有占得金国的便宜,反而被金国占了便宜。

反过来也衬托了大宋强盛,人家大宋出手就是百万贯,金国能一下子给咱们这么多钱吗。

在最初金军到来时,这图图罕就反对投靠金国,因为他打心里看不起女真人,他们在这地区也算是高度文明的国家,而现在的女真人就是穷乡僻壤来的,凭什么我这文明高的人向文明低的人称臣,所以他当时非常反对,但是大宋不同,大宋是世界文明之首,我向大宋称臣,那我心甘情愿。

这图图罕的好兄弟,断事官帖波尔自然跟哥们站在一边的,他也说道:“女真人乃是山中虎狼,不识大义,不明大理,遇事武为先,其人不可信也,而宋人识大义,明大理,遇事礼为先,值得相信。”

这话毕勒哥听得有些怪怪滴,要是宋人遇事都以礼为先,那城外站着的都是一群死人啊。

但是想归想,他也不好意思说出来,又向宰相巴尔塔询问道:“宰相,你以为如何?”

当初就是巴尔塔力劝毕勒哥杀了耶律大石和西夏的使臣,然后投靠金国,而且还促成两地联姻,可以说在高昌回鹘国内,就这巴尔塔与金国关系最好了。

所以当毕勒哥询问巴尔塔时,一旁的大臣都觉得投靠大宋这土豪是不靠谱的事了,巴尔塔肯定会反对,这富裕的生活已经我们远去了,饥寒交迫的日子即将来临,在他们心中,大宋就如那镶着金边的宫殿,里面有数之不尽的财富,而金国就是蚊虫乱飞的牛棚,里面除了杂草就是牛屎,要知道几年前,金国连宫殿都没有,皇帝都是住帐篷的。

哪知巴尔塔抚须一笑,道:“信中都已写明,陛下何许问我。”

毕勒哥顿时一愣,不太确定道:“莫不是宰相也认为应该归降大宋?”

巴尔塔一叹,道:“当初金军犯境,我们选择不多,契丹人日薄西山,不可依仗,而党项人狼子野心,不可信也,故此女真人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如果当时大宋也派使臣来,那我们自当选择大宋,而非金国。”

毕勒哥皱眉道:“可是我们已经归降了大金,如今又投靠大宋,这不太好吧。”

“我们与大金只不过是相互利用罢了。”

巴尔塔道:“自大金征夏以来,不断向我国索取,如今我国百姓已经不堪重负,穷困潦倒,民不聊生,可见金国根本就没有将我们放在心上,而据我所知,那大宋皇帝乃少有的明君,陛下且看疏勒、吐蕃便可知其一二,吐蕃原本贫瘠,而疏勒在东喀喇汗的治理下,也是暗无天日,但是自从大宋掌管这里以来,这里的百姓都安居乐业,歌舞升平,光凭这一点,大宋皇帝就值得我们追随,一旦归顺大宋,大宋一定会派出他们的商队来我们这里,可缓解我国贫困之危,如果我们与大宋为敌,那么河西走廊不通中原,大宋一定会绕道吐蕃走,到时我们只能看着吐蕃人变得更加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