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仁’就是让大家吃饱肚子!(第2/4页)

沮鹄,目光一凝。

还别说,这真的是很有可能。

沮鹄知道,自家老爹对那个人也心怀忌惮。

万一他一时兴起,让自己跑去辽西,还真少不得要打交道。

想到这里,沮鹄突然来了兴致,轻声道:“若真如此的话,德信你可愿意,陪我一同前往呢?”

沐并闻听,笑而不语。

•••••••••••

刘闯连夜和苏威告辞,离开了真定。

说起来,这还多亏了司马懿的提醒……就在所有人兴高采烈。庆祝消灭萆山贼的时候,司马懿却找到了刘闯。

“表哥,咱们不能在此逗留,要尽快离开。”

“为什么?”

“我担心。那沮子翼会心生怀疑。”他颇有些担心道:“赵云返乡已多年,却一直声名不显。如今却突然有如此能力,沮鹄怎可能不怀疑,他身后有高人相助?现在。沮子翼忙着处理后事,暂时没时间顾及我们。可等天亮之后,焉知他不会追查?那时候,我等可就要暴露行藏……再说了,咱们现在已经到了真定,没必要再躲躲藏藏。再往东就是河间,过了河间,就是渤海郡。与其跟着苏氏商队速度缓慢,倒不如自己赶路。也不过几天的路程……”

司马懿的担心。颇有道理。

刘闯发现。这家伙拾遗补缺的能力,的确非凡。

若不是他提醒,恐怕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刘闯有可能会暴露行藏。

司马懿似乎有一种天生的危机感,也使得他在任何时候。都小心谨慎……不过,司马懿的小心谨慎,和诸葛亮的谨慎不太一样。诸葛亮是用兵谨慎,算无遗策。但司马懿的谨慎,则更多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也许正是因为这原因,才养成他后来那种极为坚忍的性子。

当下,刘闯召集众人,准备动身。

他让司马懿去叮嘱了苏威,而后一行人连夜启程。

“兄长,难道不等子龙吗?”

刘闯沉吟片刻,轻声道:“该做的都已经做了,该表明的,也都已经表明了……

相信子龙已清楚我的意思。他若是有心,自会追过来;可他若是无心,哪怕留下来,也用处不大。子龙是个极有主见之人,别人强迫不得。我会让衡若压阵接应,咱们先离开这里。”

刘闯的心中,颇有些惶恐。

因为他也不知道,赵云最终会做出什么决定。

前日他也曾试探过赵云的口风,但当时赵云躲躲闪闪,似乎颇多顾虑。

刘闯也不知道,赵云愿不愿意跟随自己。但他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似赵云这种极有主见的人,你逼迫他,亦或者强行把他带走,都没有用处。除非,你让他心甘情愿跟随自己,否则他早晚都会离开。可如何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刘闯也说不上来!历史上,赵云之所以愿意追随刘备,是因为刘备那皇叔的身份,还有所谓的仁义宽宏……皇叔?现在已换成刘闯。

仁义宽宏?

刘闯也不知何以为‘仁’,但他自认,占居了大义之名。

大义即‘仁’!

那么,就看赵云是否知晓大义,若不然,说再多都没有用处。

就这样,刘闯等人连夜启程动身,在天亮时,抵达昔阳亭。这昔阳亭,位于后世河北省无极和晋阳两县之间,也是常山国和安平国的郡界所在。不过,刘闯并不打算进入安平国,而是决定沿着滹沱河,擦着安平国和中山国之间的一处盲点通行。预计两天就可以抵达无萎亭,而后在顺着子牙河东进,在东平舒进入渤海郡。荀谌已派人在东平舒接应,到时候直接前往泒水入海口,也就是后世的天津海河地区……甘宁周仓和薛州的海军,便在那里接应。

由于是赶夜路,所以大家都很疲惫。

初夏时节,天亮得很早。

刘闯等人就在昔阳亭休整,吃些早食,而后换乘马匹,而后继续赶路。

那头小熊大黑,也从车上爬下来,哼哼唧唧的凑到刘闯身边,吞了足足两斤肉脯,这心满意足的趴在刘闯身边,又闭上眼睛,发出均匀鼾声。这头小熊,吃了睡,睡了吃……平日里最喜欢的游戏,就是和刘闯闹腾。对这头懒熊,刘闯也颇为无奈,但同时,又非常喜爱。

要不然,他也不会逃命时都要带着它!

一轮朝阳,从地平线上跃起。

刘闯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看看天色,便准备继续赶路。

就在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十数骑风驰电掣般从真定方向追来,为首两人,一个是夏侯兰。另一个赫然正是赵云……

“皇叔何以不辞而别,云连夜赶去拜会,却不想皇叔已经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