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诸葛瑾(第3/4页)

诸葛瑾想了想便回答道:“五五之数,很难说的清楚。”

“可我却以为,袁绍恐怕非曹操对手。”

“哦?”

“子瑜不曾见过刘皇叔,我却与他有过交道。

那时候他还在青州,我奉兄长之命,前去祝贺他的亲事。虽当时刘皇叔竭力掩饰。但我却觉察的出来,他对北海国和东莱郡并不是特别上心。当时我还奇怪,好不容易有一根基,为何不好生经营?如今我才算明白过来,只怕在那时候,刘皇叔便猜测到,袁曹会有一战。

他那时候,怕便把主意放在了辽东。”

诸葛瑾闻听,不由得露出惊容。

“若如此。这刘皇叔倒是有些本事。”

孙权闻听一笑,“只有些本事吗?”

他摇了摇头,看着诸葛瑾道:“子瑜可知,我在豫章时,曾与子敬纵论天下大势。

当时子敬便说。刘皇叔必成气候。那时候,刘皇叔方丢了青州,可是子敬却认为,他是故意为之,便为了如今的袁曹之战而做准备。如今想来,子敬所言倒没有差错,那刘闯确是厉害。”

诸葛瑾沉吟不语。脸上流露出一抹了然之色。

“与子瑜你说这些话,其实只为一桩事。

你可能不知,当初刘闯在途经扬州的时候,曾与我兄见过面。并警告我兄,言他轻而无备,虽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于中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当时我与兄长,都未在意。

不成想。却被他说中了!”

诸葛瑾愕然道:“莫非主公以为,是……”

“子瑜误会了,我并不是说,我兄是死于刘闯之手。

我只是说,这刘闯有未卜先知之能,犹若妖孽。他只一眼便看出我兄之性情,更推测出我兄长会有今日灾难。此人,绝不可小觑!如今我兄方去,江东必将迎来一场动荡。你也知道,当初刘闯在广陵时,我兄曾意图与曹操联手夹击刘闯,以至于我孙刘两家关系破裂。

而交州士燮,与刘闯为师兄弟。

刘闯之父刘陶,便是士燮的授业恩师……刘闯叔父刘勇,而今便在交州,近年来更屡次袭掠豫章。我兄在时,尚可以凭借其勇武之名,压制江东士族。如今我兄出事,只怕江东士族必不肯善罢甘休。到时候一旦他们勾结士燮,则江东必有大乱……子瑜,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诸葛瑾沉吟良久,轻声道:“主公可是要与刘皇叔议和?”

“也不算议和,只是想要弥补一下关系。

只要刘皇叔不再追究,想来士燮便不会过分为难。我会设法安抚和招拢江东士族,如此方能稳定军心。但当初我兄得罪刘闯太狠,需有一个能与他说上话的人前去,方可弥补关系。

思来想去,子瑜乃刘皇叔妻兄。

若子瑜前往辽东,想必刘皇叔也不会为难于你……我准备请子瑜辛苦一遭,代我出使辽东,不知子瑜意下如何?”

孙权的姿态,已方得极低。

诸葛瑾想了想,便点头道:“想我与那两个兄弟,业已多年未见。

此次前往辽东,正好探望他们一遭。主公放心,瑾立刻去准备,这两日便前往辽东一行……”

“嗯,只子瑜前往,怕还有些不够。

这样吧,我听人说,那华亭陆逊能言善辩,才学颇高。便让他与子瑜同行,说不得可以帮衬一二。”

兴平元年时,袁术屯兵寿春,欲征伐徐州。

然粮草不足,故而想庐江求援。可是陆康却认为,袁术乃叛逆,不肯给予,反而命人积极备战。

于是,袁术命孙策为将,率部攻打庐江,并斩杀庐江太守。

而那庐江太守,名叫陆康,是陆逊的叔父。

陆氏,一直是江东名门望族。可是在庐江一战之中,宗族百余人遭离饥厄,死者近半。

也就是说,陆氏在那一战之后,人口减少了一半还多。也就是那一次,陆氏的实力大减,不得已只得让还不到弱冠年纪的陆逊出任族长,总算是勉勉强强,维持了陆家目前的局面。

孙权之所以派遣陆逊,倒不是因为他多么看重陆逊。

他只是想借此机会,通过启用陆逊,来缓和一下和江东士族的关系。

诸葛瑾很快便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奥妙,颇以为然的点头称赞,“主公此举,倒是一个绝妙之法。”

别看陆家没落了,但毕竟是土生土长的江东望族。

陆家和其他各家族的关系,也是盘根错节,启用陆逊,便是孙权向江东士族释放和解信息的讯号。

相信那些江东士族,很快便会收到吧!

看着孙权那仍略显稚嫩的面孔,诸葛瑾心中也不禁暗自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