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蔡邕归来 ( 6829 )(第3/4页)

可如今……

“孟德兄,这孙文台,不可小觑!”

没头没脑地一句,让曹操有点糊涂了。

“什么不可小觑?”

“啊,我是说,孙坚是个厉害的家伙。”

“没错。没错!”

曹操饮了一觞酒,笑呵呵的说:“这家伙把和连打得好生凄惨,的确是个厉害的主儿。我大汉能有此猛将,实乃大幸啊。”

在酒桌旁,还有两人。

一个是黄门侍郎荀攸,另一个是阳北都尉谢援。此人也是出身北地大族谢氏,于其兄谢坚并称之为扶风双谢,颇有名行。谢援曾经也担任过黄门侍郎,并娶了皇甫嵩的女儿为妻。皇甫嵩死后,颍川战事的失利就被推到了他的身上。连带着作为女婿的谢援,也受到牵连。如今虽然是北都尉,可实际上,一点实权都没有。

毕竟,谢援不是曹操,也没有曹操地那种胆魄。

听了曹操的话,谢援淡淡一笑:“依我之见,非是孙坚勇武,实和连无能耳。”

薰俷对这个人,本来是满有愧疚的。毕竟皇甫嵩因他而死。谢援落到如今的地步,也有一大半要算在他的头上。听说,谢家兄弟不想在阳呆下去了。谢坚与

刺史。如今的益州牧刘焉关系很密切,准备过些日前往益州。

“文雄兄此话怎讲?”

“若那檀石槐还在,区区孙坚,怎能取胜?”

檀石槐,是鲜卑人的首领,极为雄武。评书里。此人未曾出场。因为在黄巾之乱爆发的前三年。檀石槐就病死了。薰俷原本也没有听过这个人,可来到三国之后。才知道早在三国时代,草原上就出现了一个如后世成吉思汗一般的雄武之主。

檀石槐统领鲜卑,在弹汗山设立王庭,更拒绝汉室的封王。

将鲜卑划分为三部,对大汉疆土,更虎视眈眈。董俷地老爹曾经是檀石槐交过手,却是落得惨败,甚至把此事列为生平最为羞耻的事情,不喜欢任何人和他提及。

还是董媛偷偷的告诉了董俷,才让董俷知道了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檀石槐死了,其子和连继承其位,但才能和檀石槐相比,却是大大的不如。

谢援提起檀石槐,却让曹操等人立刻闭上了嘴。

的确,若檀石槐在,张温能取得今日之胜吗?

“好了,莫提此人,莫提此人!”荀攸见气氛有些尴尬,笑呵呵的说:“檀石槐再厉害,如今也是个死人。我们何必要为一个死人而担惊受怕呢?不过太尉张温如今手握十余万重兵,却屯军于三辅,坐视凉州战乱愈演愈烈,只怕将来未必有好结果。”

薰俷没有出声,也不明白,张温为何要如此做。

这张温是一个德行很高的人,在阳的名气可不算小。为什么会如此做?实在耐人寻味。

是因为董俷初到鸾卫营把他儿子赶出去的缘故吗?

如果是这样,这个人地德行恐怕……试想,一个因私忘公的家伙,能有多好的德行?

不过荀攸那句话说地不错:这张温,恐怕不会有好下场。

薰俷记不清楚,张温在评书里是怎么死的,也和这张温没有什么瓜葛。只是有些奇怪,曹操为什么要把他拉来喝酒,连荀攸也跑来凑热闹,究竟是什么居心呢?

就在这时候,英雄楼下,一阵喧闹。

曹操找来侍者询问,才知道了喧闹的原因:蔡回来了!

作为三君之一的蔡,在这个时候回到了阳,而且同行的还有他的女儿,蔡

“啊,是先生回来了!”

薰俷闻听这消息之后,顿时显得格外兴奋。

这些日子来,他很苦闷。

一方面是因为任红昌地事情,已经变成了一个心结在困扰着他,该如何面对呢?

另一方面,来到阳之后,董俷时常会有一种孤立无援地感觉。

很多事情他想不出头绪,急需找人为他梳理一番。

而在这方面,唐周不行,董绿不行……曹操,那更不可能。贾诩虽然能给他帮助,可毕竟远在凉州。他可不想这么快就让贾诩暴露出来,那是他手里地一张底牌。

酒也没心情再喝下去了!

薰俷匆匆站起来,拱手道:“孟德兄,公达兄,还有文雄兄,蔡先生回来,我需要去拜访一番才行。就先告辞了,三位在此慢用。今日的公道算在我身上,回头再聚。”

“呵呵,西平只管去就是了,无需挂念我们。”

薰俷匆匆地离去,曹操脸上的笑容却渐渐的收起。

“公达,文雄,此子如何?”

荀攸摇摇头,“看不出什么端倪。此子接手鸾卫营,又大刀阔斧的休整,倒有魄力……据说,那鸾卫营如今面目一新,颇有重振当年英姿的风采,只是……此人不济名声,更因一群女伎得罪了许多权贵,实看不出他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