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昭宁大事记(完) ( 4596 )(第2/3页)

薰卓一惊,“你是说……”

“刚才我与文远交谈,得知吕布麾下健将,皆是他引荐与丁原。可如今呢,高顺等人的军职,却高于吕布。卓公,丁原或许可以识人,但却没有用人地本领。吕布,恰似猛虎,唯有卓公这等人物方能驾驭。不知卓公对我这话,可有什么意见?”

废话,这马屁之语,董卓如何能有意见。

轻轻点头,“那该如何招揽此人呢?”

“何不请一能言善辩之士,潜入并州军中,说动吕布来降。”

薰卓想了想,“我门下有一人,名李肃,好像和

同乡。此人的口才很好,应该可以说服吕布。只是恐怕也不好说降吕布这个人吧。”

“武将爱马。我观卓公坐骑。极为神骏,何不舍一骑,而覓虎狼之将乎?”

薰卓地坐骑。就是那匹赤兔马。

原本董卓是想要把这匹战马送给董俷,可因为董俷有象龙马,故而也没有提起。

一蹙眉,不禁感到肉痛。

可再一想,又觉得非常划算。

一来可以给董俷一个警示,二来则能平衡凉州军一系地内部。不使阿丑一家独大。

当下拍案而起,“就依颖伯之见。”

******

当晚,李肃悄然来到了吕布地营帐,顺利说服了吕布。

事实上,此时的吕布,也正在尴尬之中。其无敌的神话,先后被三人打破,丁原地态度。也似乎有了一些转变。虽说过些日子有李通带兵赶来,可谁都知道,董卓的人马也正在开进。相比之下,并州军士气低弱。恐怕再打起来,也难以获胜。

甚至。连丁原麾下的智将也被俘虏。

仅凭这些人,真的可以抵挡住勇猛的凉州铁骑吗?

人一旦出现了畏惧,这考虑的事情也就变得多了起来。就在这时候,李肃地出现,对于吕布而言无疑是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那赤兔马,更是让吕布感受到了董卓的诚意。

当晚,吕布击杀丁原,率部投靠董卓。

而董卓也非常的开心,当日就表奏汉帝,加封吕布为温侯,虎贲中郎将,守护南宫。

这个消息传开,令阳城顿时轰动。

薰卓部下之勇猛,为世人所见,如今又有了吕布,天下还有谁能是他的对手。

一时间,有许多名士前来投靠。

薰卓志得意满之下,再次提出了废立之事。而这一次,满朝文武,竟然无人阻拦。

汉帝刘辨,在朝堂上被武士拉下了龙椅,架着离开了嘉德殿。

出人意料的是,一直被董卓所看重的袁绍,在朝堂上拔剑怒斥董卓这种行为大逆不道。

说实话,董卓本来有诏书,还能占住一些道理。

可是那诏书被丁原撕毁,如今竟没有人可以站出来证明。虽有种拂口口声声的说,的确有这么一分诏书。但真正相信地,又有几人?只是大家不愿意说出来罢了。

当晚,袁隗登门为袁绍请求。

这不禁让董卓更加得意。想当初,他第一次进入阳时的遭遇浮现脑海中,言语间虽然很尊敬袁隗,但是语气却是显得咄咄逼人。而袁,竟跪在董卓面前痛哭。

那袁隗是什么人?

先不说他四世三公的身份。虽然汉灵帝末年,他的官职被撤销,可威望依然存在。

把个董卓得意地大笑不已。

可在旁人的眼中,却变成了另一个味道。

先有擅自抓捕朝中大臣,如今竟然让一个垂垂老矣地名士跪在地上,其作为实在可恶。

废立,你董仲颍有什么资格,提废立之说?

只是碍于董卓势大,满朝文武,无人敢站出来说话。

袁家服软了,董卓自然也要表现出大度来。不但没有追究袁绍的顶撞之罪,相反还加封他为渤海太守。这也是袁隗为袁绍求来的官职,用他的话说,渤海是贫瘠之地,让袁绍过去,好生的反省一下,到时候自然就会明白,他所犯下的罪行。

汉帝,不应该说是废帝,刘辨,与何太后被关进了永安宫,日日以泪洗面。

何太后怒斥董卓是一头豺狼,并诅咒董家人不得好死。按道理说,刘辨也应如此。

可偏偏很奇怪,此时的刘辨,一下子变得很坚强。

“母亲放心,董卿一定会来救我们!”

何太后不禁骂道:“皇上,你怎么到现在,还相信董家的人?那董家,没一个好东西。”

“不,董卿是好人,他一定会救我!”

“为什么?为什么你会如此想?”

刘辨握紧了拳头,看着何太后道:“我相信董卿,我知道他会来救我。而且每次我遇到危险,薰卿都会出现,从未让我失望过。母后,当年我在校场随董卿练武的时候,董卿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人复仇的故事。那故事的最后,主人公曾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从未忘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