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贾诩毒谋 ( 5481 )(第2/3页)

话音还没有落,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紧跟着有辕门小校来报,虎牢关传来了战报。

“速速讲来!”

曹操回到大帐,对那送战报的小校厉声喝道。

“北路军于三日前,对虎牢关展开了攻击,目前进展缓慢,而且形式不容乐观。此前,北路军三战皆败。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皆战死在虎牢关前。渔阳太守公孙瓒损失惨重,已率兵回转城修整……”

“虎牢关守将,是何人?”

“启禀主公,虎牢关守将,是吕布。”

“吕布?”

曹操愕然。他此前虽听说过这个人,可是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只不过由袁绍说此人勇武……按照曹操的想法,就算这吕布有天大地本事。也只是刚刚归顺地降将。

那董卓当不会有此勇气。令这人镇守成皋要地。

吕布镇守成皋……

曹操猛然向戏志才和伊籍看去。只见这二人脸色发青,都呼的站立起来。

“不好,文台危险!”

薰俷既然不在成皋、不在伊阙关。那么……肯定是在阳。本来,以曹操对董俷的了解,料定董俷定然不会隐姓埋名。可这一次,薰俷偏偏使了疑兵之计,令曹操麾下地人,全都出现了错误的判断。试想一下。阳为八通要地,阳又是重中之重。

若曹操是董卓,肯定会在这里派一心腹大将。

既然成皋有吕布镇守,那么这个镇守阳地心腹

舍董俷之外,还有谁能担当。

戏志才握紧了拳头,“董西平身边,定有高人。”

伊籍看了戏志才一眼。心道:这会儿了,你还管他身边有没有高人?理应前去营救。

“立刻整备人马!”

“慢!”

戏志才一把抓住了伊籍,轻轻摇头,“此地距离敖仓。至少还有大半天的时间。”

“那又怎样?”

“我们现在就算出发,若是董西平真有诡计。只怕连我等都要一起绕进去。”

曹操也清醒过来,“机伯,此时断不可失了分寸。先生说的不错,我们当小心行事。”

伊籍道:“那该如何为之?”

“传令三军,立刻开拔……”

伊籍有点糊涂了,“不是来不及了吗?”

“来不及也要救……坐视友军覆灭,非我所为之。不过我等必须要小心,莫要遭了埋伏。”

“如今之计,也只好如此。没想到,这阳居然还有这等人物?”

戏志才说着说着,那苍白的脸上陡然浮现出一抹红润,眼眸中,精光灼灼闪动。

******

孙坚此时,正在得意中。

能如此迅速地占领敖仓,的确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要说此战,也非常的艰苦。麾下人马损失了三成,才算是击溃敌军,彻底占领敖仓。

消灭董卓军超过三千,俘虏数千人,更将阳副将张苞斩杀。

积压在兄长多年的一口恶气,终于得到了宣泄。孙坚此时的得意,自然难以言述。

敖仓中,粮草堆积如山。

得此粮草,则大军再无后顾之忧。

孙坚召集将领,与敖仓府衙中聚集。在他左手边,是他刚满十四岁的儿子,孙策。

这孙策自幼天赋秉异,力大无穷。

性格和孙坚颇为相似,深得孙坚的喜爱。虽然只有十四,却已经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孙坚常向人称赞:此乃我家狮儿!

为何用此称呼?因为董卓很喜欢称赞他地儿子为狮儿,故而孙坚亦如此的称呼。

早就听说,那董西平勇武绝伦,被世人唤作虎狼之将。

今日我孙坚也有狮儿,他日定要在疆场上斩杀了你董家的贱种,让你也好生难过。

怀着这样的想法,孙坚对孙策地培养,可谓不余余力。

不但为孙策遍访江东名师,而且时常以自己当年在宛县所受屈辱,来激励孙策练武。

那孙策,十四岁,却已经身高七尺有余。

胯下马,掌中一柄透骨提卢枪,称得上是勇猛无敌。更随孙坚好友,学会了一手钢鞭。

枪里加鞭,神出鬼没。

此次正是这孙策,在敖仓枪挑张苞。

孙坚的右手边,亦有一排猛将。为首之人,是一个九尺大汉,名叫程普。此人为幽州右北平人,在长安与孙坚结识,二人一见如故。后来追随孙坚,到了长沙。

程普下首,分别是孙坚地两个老乡,黄盖、祖茂。

“今日得胜,却要多亏了诸位将军。”孙坚举杯大笑。

程普道:“非末将之能,若非小将军击杀张苞,只怕我军的损失,会非常惨重。”

孙策却说:“这要多亏了黄叔叔的鞭法,只一招,就打死了那贼将。”

黄盖不由得放声大笑。

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自家晚辈的称赞更能让人得意。而孙坚,则捻胡须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