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章 曹孟德的退让 ( 7129 )(第2/4页)

把刚才逢纪说地事情说了一遍,令曹操麾下众将,一个个暴跳如雷,勃然大怒。

如今曹操麾下的武将,也是人才济济。

夏侯惇虽伤了一只眼睛,可经过治疗后,并没有大碍,相反变得更加沉稳,连武艺也好像提升了一节。曹仁、夏侯渊,是曹操的亲信,许褚、李典、乐进还有新加入的于禁,也都是忠心耿耿。特别是曹仁还为曹操招揽来了一位本族的能人,更令曹操开怀。

此人名叫曹纯,精于兵事,虽不如夏侯惇许褚那样的勇武,但比之李典乐进,丝毫不差。

此外。阳城下,曹操虽然大败,却收到了一员大将。

那就是东莱郡地太史慈

是孔融部下。因仰慕曹操的高义,在阳一战后,操地麾下。

许褚怒道:“主公。为何答应那袁绍进兵东平国?袁绍无能,累得我军大败,如今又欺上门来,不杀此人,难消我心头之很。”

曹操没有理睬许褚,却向一旁的文士看去。

郭嘉、荀彧、荀攸、程、伊籍,如今已经组成了曹操麾下的智囊团。

郭嘉面带笑容,荀彧不动声色。其余众人,也都是若有所思的表情,一言不发。

“奉孝可有什么看法?”

郭嘉啪地抖开了绸扇,风姿卓绝,淡然一笑道:“主公已经有了决断,何需再问我呢?”

“郭奉孝,你这是什么态度?袁本初占了东平,难道你就不担心?”

许褚是个大嗓门,指着郭嘉厉声喝问。

曹操忙道:“仲康,不得无礼。”

郭嘉和荀彧相视一眼。然后开口道:“袁绍此人,好谋而无断,极重虚名。主公和他相交日久,想必也对袁绍也非常了解。此人能猖狂一时,迟早也要败落。主公这是以退为进之计,暂避锋芒。就算主公同意袁绍屯兵东平。想那袁绍,却不会如此。”

许褚环眼一瞪,“为什么?”

荀彧说:“主公如今在青、兖、豫、徐四州之中,颇有声望。袁绍如果真的这样做,只怕诸侯也不会答应。他冀州根基尚不稳固,如何敢来惹怒诸侯?看着吧,他必不会出兵东平,相反还会设法与我们交好……东平国。嘿嘿,是一块禁地。”

夏侯渊侧耳聆听,沉吟片刻,就明白了荀彧的意思。

“不错。东平国是一块禁地,不但袁绍不能动,我们也不能占领。”

说罢,他向郭嘉看去,“奉孝,可如此一来,难不成我们就困守在这山阳郡不成?”

很明显,诸将对郭嘉并不信任。

太年轻了,若非是戏志才临终所指定的人选,只怕谁也不会同意他为曹操的谋主。

郭嘉自然能听出夏侯渊话语中的考校之意。

起身命人奉上了地图,而后轻轻摇动折扇,点指图上的各地说:“山阳为四战之地,虽土地肥美,却不适合我们现在的发展。所以,暂时不能得罪了袁绍,而且还要向他示弱。向东北,是鲁国;东面是琅琊国,南面,是彭城国。这三个地方,可以给予我们足够地发展空间……当务之急,是要把这三个地方拿到手,特别是彭城国。如此一来,就可以和沛国、陈留连成一片,使将来可以进入徐、豫两地。”

“可彭城国属徐州,我等难不成和陶谦翻脸?”

郭嘉笑道:“自然不能,我们现在还没有和陶谦翻脸的资格。我有一计,可使青、兖尽入主公之手,同时让陶谦求着我们进入彭城,这样一来,我们就打开了徐州的门户。”

曹操闻听,连忙问道:“奉孝有何计策,快快说来!”

“主公可知满宠此人否?”

“满宠?”曹操一怔,点头说:“可是那刚直满伯宁?我听说过此人……好像他也是山阳人,只是黄巾之乱后,就不知所踪了。奉孝,为何突然提及这满伯宁呢?”

“因为主公若想占领青州,就必须要借此人之手。”

伊籍也是山阳人,自然对满宠很了解。

“奉孝,你知道满伯宁的下落?”

“主公还记得当年我们在阳相聚否?我与文若、长文离开阳后,曾游历冀州。非常意外的遇到了满伯宁……不过他现在不甚得意,和太平道余孽混在了一起。”

伊籍失声道:“满伯宁怎会和太平道混在一起?”

郭嘉一声长叹:“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还要从我那小师弟转战青徐的时候说起。当初他为掩护老师入阳,曾二次袭击山阳太平道,与无意中杀了满伯宁的父母家人……满宠一怒之下,就投靠了太平道,发誓要找董西平报仇。只可惜,张角失利,满宠也就成了罪人,和太平道首领管亥,带领人马遁入了黑山躲藏。”

提起董俷地名字。这大厅里夏侯惇四人的脸刷的通红。

想当初四人联手都没能胜了董俷,还平白地让夏侯惇变成了一个独眼龙,简直是一件奇耻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