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七章 十年(七)(第2/3页)

  “董大哥,那张鲁……您打算怎么处置?”

  董俷却没有回答,而是笑眯眯的看着庞统,“阿丑,若是你,又该怎样处置此人?”

  庞统想了想,“张鲁这个人,也算不上有多大的野心。要我看,他对弘扬他祖父所创立的教义,比对打天下还要来劲儿。只看他在汉中所行的政法,无一不和宗教有关。董大哥你既然反感佛教,何不以彼之道,还彼之身,让他来对付佛教?”

  董俷点头,“我确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在攻打汉中之前,就已经通过阎家把那《太平清领道》交给了张鲁。那玩意儿放在我手里,没甚用途。但放在张鲁的手中……呵呵,只是我没有想到,张鲁这么不经打……还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

  武安国这时候插嘴道:“主公,那张鲁得了汉中,根本就没有安生过。先是和苏固他们斗,而后又和仲业他们斗。王戎说,这两年文聘将军把张鲁折腾的不轻。”

  董俷不由得大笑起来。

  关于文聘坐镇武都,对付张鲁的事情,他也有所知。

  历史上,汉中之所以难打,是因为他一来地形复杂,二来呢,有下辨天险为屏。

  可是现在,张鲁从未占领过下辨,汉中就等同于门户大开。

  地形虽说复杂,可是对于在康居打出来的无难军而言,汉中的地形算不得什么。

  再加上一个勇武丝毫不弱于董俷的甘贲,用兵略逊色于卢植的贾龙,谋略出众的张任……以阎家在汉中的威信,还有文聘等人打下的基础,汉中还真不难破。

  庞统轻声道:“不过董大哥你把玉玺交出去……”

  “这件事不要再说了!玉玺在皇上的手中,作用远远比在我的手中要来得大。再说了,我拿着这玉玺,又有什么用?呵呵……有些时候,退一步的话,也不错。”

  退一步,也不错?

  庞统不愧是凤雏先生,虽然如今才二十一,和演义中历史上的凤雏先生相比,还有些稚嫩。可是这脑筋转的,却比谁都要快。旋即,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来。

  不错,董大哥拿着玉玺还真没有用处!

  如今汉室的颜面虽然没有了,可是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气运存在。董大哥拿在手中,难不成去当皇帝?现在当皇帝显然还不是时候,至少目前的时机并不成熟。

  而刘辨掌握玉玺,对于关东的打击……

  董大哥这一步退的很不错!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很难看出的问题,只是要看你,能不能退这一步。

  庞统不知道,在三国原本的历史上,可不止一个人退不得这一步。

  孙坚,袁术……

  只不过由于董俷的出现,他们并没有走原有的路,早早的就死在了荥阳城下。

  远处,淳于导急匆匆的赶来。

  “主公,有消息了!”

  “什么消息?”

  “刘表在会盟之前撤走了,当天曹操的会盟本来并不顺利,可因为无难军的缘故,吓得他们还是结盟成功……嘿嘿,不过他们前脚结盟,后脚就传来了灞桥异象。”

  庞统得意的说:“还是我出的那个注意好,那些硝石还真的起作用了!”

  淳于导连连点头,“不错,如今整个关中都流传说主公就是重振汉室的伊尹在世。”

  董俷闻听这话,不由得微微一怔。

  扭头向庞统看了过去,细目眯成了一条线。

  “阿丑,你搞的鬼?”

  “嘿嘿嘿,我就知道,是瞒不住董大哥的!”

  “你搞这种谶语做什么?”

  董俷很无奈的摇摇头,而后很好奇的问:“不过,为什么是伊尹,而不是姜子牙?”

  “姜尚有甚好?最后也只落得个分封诸侯的下场,我不喜欢。伊尹才是真正的大贤,太甲做的不好时,伊尹就把他废了。我觉得,伊尹比姜尚相比更有魄力。”

  这太甲的故事,已经是一千七百年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