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0章 夏侯兰(二) ( 5030 )(第2/3页)

“却什么?”董似乎听明白了,沉声问道:“梁习,你但说无妨。”

“因大都督连番征战,使得关中各地物资贫乏。加之新得河内、京兆,以及并幽之地,大小官吏纷纷抽调出去,连带着本属于河东的物资,也一起被带走,造成河东目前的窘困之状。”

董身后,有孟坦裴元绍韩德等人,虽不是什么饱学之士,可也都粗通文墨。

闻听梁习这一番话,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梁习,分明是在指责董这两年的行为,有穷兵黩武的意思。这也是对长安所做出的规划。一种指责。弄不好。这可是要被砍掉脑袋的。

孟坦等人,都是寒门出身,闻听梁习如此说话,都为他有些担心。

能看得出来,这梁习是个好官。若是因此而触怒了董。于百姓,于关中都是一大损失。

孟坦连忙喝道:“大胆梁习,长安之策,岂是你能评价?”

董却一蹙眉,扭头细目一眯,吓得孟坦心里咯噔一下,扑通扑通的心跳一时间加速了不少。

如今的董,越发具有威严。

即便是不说话。可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令人心生畏惧。这,也许就是久居上位而产生地气度。

反倒是梁习,说出这一番话后,挺起了胸膛。

董上下打量此人,突然道:“既然如此,你为何不上疏朝廷。请求改进?”

梁习说:“非下官不愿,实不能也。去岁雒阳鏖战。河内乃新定,少粮草物资地支援。若河东断绝供应,则河内必然大乱。而大都督与雒阳,不知关中疾苦,一味求战。非明公所为。”

反正已经得罪了你。死活都一样。

梁习挺起胸膛,看着董。丝毫没有惧色。

董却是面无表情,细目半闭,和梁习对视了片刻之后,突然道:“把他带走,我们回安邑。”

“大都督手下留情!”

周围百姓连忙上前恳请。他们已经知道,面前那如雄狮一样魁梧的男子,就是虎狼之将。

见董要带走梁习,众人连忙上来求情。

董脸一沉,“尔等还不立刻散开。梁习批点政务,非臣下所为。国有国法,非你等能够明白。各回各家,你等苦楚,我今已知道。朝廷自会有解决之法,勿要多言,速速离开。”

百姓们虽有心为梁习求情,可是董开口时,那股凛然杀气,令人不敢出声。

梁习倒是不怕,随着董一行人回到了安邑。

董换了衣服之后,让人把梁习带上堂来……

“梁习,你是聪明人。如今大战方歇,人心思安,你却批点朝政,莫非想要制造混乱?”

梁习只是图一时的痛快,却忽视了董所说的这一点。闻听之下,先一怔,不由得冷汗淋漓。

的确,他在大庭广众下,批评朝廷地举措,未免有挑动人心之嫌。

董手指轻轻敲击桌案,“你这行为,论罪可杀。但我却知,你也是一心为民。既然你点出了弊端,可有解决之道?若是没有解决之法,那我就以蛊惑人心之罪,将你立刻斩杀!”

梁习一怔,忙道:“下官口出妄言,实死罪。不过大都督说那解决之法,下官倒有些想法。”

“讲!”

梁习深吸一口,沉声道:“河东有沃土千里,人口如今也极为充沛。所缺的,只是钱粮物资。下官也知道,朝廷如今也是钱粮紧张,一时间怕也难以解决。所以,下官想出了一法。”

董道:“什么办法?”

“河东资源甚多,尤以盐池最为出众。只是盐池开采贩卖,却是极为混乱……大都督何不将盐池设为官有,再立使者监卖。这样一来,朝廷可从中收取盐税,以购买农具耕牛,供给归民。如此,归民可恢复耕种,重建家园,而朝廷也无需支出半分,将来还可以充盈国库。”

董对这治理之道,绝对是个外行。

不过听梁习说的似有意思,说不定真的能解决河东目前的问题。

沉吟片刻,他问道:“梁习,你说了这许多,听上去不错。但我只想知道,若我任命你为河东太守,需多长时间,能解决河东目前的窘迫?莫要和我说虚透巴脑的话,我要听实话。”

梁习先是一怔,想了想,大声道:“三年,若习为太守,只需三年,可令河东恢复桓帝时的景象。无需朝廷任何协助,只需给习一道法令,习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三年后,河东将补齐赋税。”

董沉吟了一下,“既然如此,你立刻给我一道章程。所需要求,尽可提出……梁习,你说三年,我就给你三年。若三年之后,你做不到地话,我绝不会心慈手软,到时候你需献出人头。”

“习,愿立下军令状!”

董点头,让梁习离去。

然后扭头对李逵道:“怎么样,若我命此人担当河东太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