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夜半鼓声(第2/3页)

不晓得有没有千夫长之流!

嘿嘿,也是一爵军功啊……

吕释之想到这里,忍不住捂着嘴偷笑不停。

刘阚扭头,看着身后一个个兴奋不已的家伙,忍不住叹了口气说:“你们莫要高兴,现在不过才是第一天。

昨夜大火,虽得了些战果,可是匈奴人元气未伤。

看样子,他们今日是不会出动了,但不代表他们明日、后日也不攻击。一俟匈奴人展开攻击,定然极为疯狂。我们凭借这小小的白土岗,想要阻拦他们两日,而后安全撤离,绝非易事。”

灌婴和樊哙脸上地笑容。顿时消失不见。

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心中感觉沉甸甸……先前那大获全胜的喜悦之情,在刹那间烟消云散。

吕释之忍不住说:“军侯,你总是这般的扫兴。

上一次我们全歼匈奴人的前锋,你说匈奴大军抵达之后,会有危险;如今我们又击退了匈奴大军,你又说他们会反扑。你看看大家。多开心,多高兴?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老天才会知道。何不让大家快活一日,待到真丢了性命时,至少也快活过,何必总是如此焦虑?”

刘阚不由得诧异的扭头,向吕释之上上下下的打量一番。

当年那个小猪,似乎也开始成长了……

至少这么多人之中,他能够直言进谏。而且,说地这些话。倒真真的是有那么一些道理。

忍不住伸出手,按在吕释之的脑袋上,狠狠的揉乱了他地头发。

“小猪说地不错,我的确是过于焦虑了!”

“不要叫我小猪……”

吕释之不满的说道:“我叫吕释之,我已经长大了。”

旁边樊哙过去一把搂住了吕释之地脖子,嘿嘿笑道:“是吗?小猪长大了,我看可以下刀了!”

吕释之顿时满脸通红。

刘阚和灌婴,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这樊哙。可是正经的狗屠出身,这几句话,说的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

“灌婴!”

刘阚笑着扭头,把目光再次投注于远处的匈奴人大营。他沉思片刻后,沉声道:“给你一个任务。”

“军侯吩咐!”

“你率一百金鼓手,傍晚时分绕城墙而上山崖。记住,要躲在丛林之中,不可以暴露出踪迹。

待天黑以后,你就敲响金鼓。

等匈奴人出兵地时候,你立刻偃旗息鼓。不得再有半点动静;等他们都睡下了。你就继续擂鼓摇旗。记住不许出击,只擂鼓摇旗……还有,不管我这里地情况多么危急,没有军令,不得回来。”

灌婴一怔,诧异的看着刘阚。

他不明白这种行动,究竟有什么意义。

但出于对刘阚地信任。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插手应命。答应下来。“释之!”

“喏!”

“你去把前些时日收拢过来那些受伤地战马拉出来,交给灌婴……莫问我要做什么。我自有用处。”

吕释之连忙点头,领着几个亲随匆匆的下去。

刘阚则手扶城墙垛口,眺望着远处匈奴人地营地,突然间笑了起来。

樊哙忍不住问道:“军侯,您这又是要耍什么花样?”

“嘿嘿,到时候你自然就清楚了!”

刘阚笑而不答,吩咐卫兵加强对匈奴营地的监视,然后搂着樊哙的脖子往城楼下的营地走去。

不管屠耆如何的报仇心切,也知道如今的情况,并不适合开战。

索性命人督运粮草,而后安排麾下士卒埋锅造饭,好好的休息一日。眼下,邪韩的死活已经不重要了!重要地是,如何挽回这一局面,并且迅速的攻占富平,否则这麻烦可就大了。

天黑以后,屠耆卸下了盔甲,倒在军帐中,想要好生的休息。

匈奴士兵们,也都是疲惫不堪。吃过了晚饭之后,各自回营帐里歇息,不过这守卫却十分森严。

营地之中,不时有军卒巡逻,刁斗声阵阵,回荡在天际。

到子夜时分,屠耆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突然间就听到金鼓声大作,屠耆激灵灵一个寒蝉,呼的从榻上爬起来,“敌袭?是不是敌袭?”

昨日一场大火,让屠耆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亲兵跑进来,惊恐的说:“大王,敌袭,是敌袭?”

“快给我披挂盔甲,准备马匹……传令下去,三军准备应战!”

刹那间,匈奴人的营地里鼓声大作。刚刚进入梦乡的匈奴士兵,一个个狼狈不堪的从帐篷里跑出来。

拉马的拉马,拎弓箭地拎弓箭。

当屠耆披挂整齐冲出营地地时候,那金鼓声却消失了……

“秦蛮子在哪里?秦蛮子在哪里?”

屠耆翻身上马,暴跳如雷。

却见一名千夫长纵马而来,“大王,没有发现敌踪。”

“混账,没有敌踪,怎会有金鼓声?传令三军戒备,那些秦蛮子狡猾的很,说不得什么时候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