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平原津(三)(第3/4页)

胡亥对始皇帝,畏惧之心远甚于父子亲情。

事实上,春秋战国以来。礼乐崩坏。弑君弑父者不计其数。有道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自古以来都是成王败寇,史书往往由胜利者书写。是非功过,真能盖棺定论?

王家之中,亲情淡漠。即便胡亥得始皇帝喜爱,也只是相对而言。胡亥很聪明,但是在始皇帝跟前,却从未真正的感受到过温暖。至少在他看来,父亲给他的宠爱,真是太少了!

人生在世,不过一瞬间而已。

胡亥不似始皇帝。求长生不老。孩童性情的他,更喜欢无拘无束,尽情的享乐。

而这些,当始皇帝在世时,胡亥是不可能随心所欲的。故而,当那心中地惊恐忧虑淡化之后,胡亥有一种想要放声大笑地冲动。慢慢的走到始皇帝身边,脸色虽苍白,却不禁笑了。

“何亡至斯矣?”

他忍不住低声道了一句。

意思是说:你这老家伙。为何死得这么晚呢?

一旁赵高看着,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陛下,今帝已崩,然事未绝。主爵中尉人选,还需另行决定,非陛下至亲,不可以担当。”

意思是说,你老子虽然死了,可是事情还没有结束。

特别是中尉军。你必须要牢牢的掌握在手中。之前的主爵中尉。是忠于你老子;而现在,你必须要找个你信任的人来接手。

赵高没有提出人选。把问题给了胡亥。

嬴胡亥一个小孩子,更不是始皇帝那般的雄主,能有个甚主意?

“府令可有人选?”

“公子婴忠心陛下,可为主爵中尉。”

赵高立刻把嬴婴给推了出来。可是胡亥却不满意,反而摇了摇头,轻声道:“嬴婴哥哥的眼神太锐利,朕不甚欢喜。他今日能反父皇,他日焉不反朕?中尉军交给他,朕不放心,不放心。”

说到这里,胡亥突然一拍手。

“府令,朕记得你有一个兄弟,也在中尉军中做事?”

“啊,陛下说地可是赵成?”

“就是他……让他接掌主爵中尉吧,朕信得过你……嬴婴哥哥嘛,府令看着给他一个官吧。”

“老奴,遵旨!”

这两人在轻描淡写中,已将嬴婴排除出去。

这时候,一名车士急匆匆跑进了大帐中,在赵高耳边低声细语了两句,赵高地脸色,顿时变了。

扭头看了一眼胡亥,只见胡亥正拿着始皇帝的朱砂笔在手中玩耍。

“陛下,外面有点小事,需老奴前去处理,老奴告退一下。”

对于嬴胡亥而言,赵高如今已成了他地主心骨。闻听他要出去,顿时感到了紧张,“府令,你要去何处?”

“只是在帐外,片刻即归。”

“那……速去速回!赵高带着那车士,退出了大帐。脸上的笑容顿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阴狠之色,“怎么会失败了?”

“卑下刚才奉命前去查看,却发现小公主帐内,只余三具死尸,都是府令的人。

卑下已命人抹去了痕迹,只是小公主……有人见小公主和北广武君一起,自行营角门离去。”

赵高点了点头,示意那车士下去。

远处,嬴婴带着李斯回来,却被赵高一下子拦住了。

“什么?”嬴婴瞪大了眼睛,“小公主跑了?我不是安排了人协助吗?怎会让她给跑了呢?”

“有人见她和刘氏子离开行营。你的人,还有我的人,都找到了,却已经死了。”

“那玉玺呢?”

“玉玺……没有找到!”

嬴婴赵高两人,不由得有些乱了方寸。两人向李斯看去,赵高问道:“丞相可有什么主意?”

李斯苦笑道:“我能有个甚主意?没有玉玺。则无法矫诏,陛下登基之事,可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到时候,诏令出不得咸阳。

甚至还有可能会令各地官员起兵进军咸阳。总之一句话,没有玉玺,李斯一样是无能为力。”

“那小贱人,会去何处?”

嬴婴突然恶狠狠的看着李斯说:“丞相,咱们现在是拴在一起地蚂蚱。谁也脱身不得。你刚才随我一同调动中尉军,已经有很多人看在眼里。若是我和府令出事,你也一样活不成啊。”

“婴公子。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斯顿时变了脸色。他是害怕死,可是却容不得嬴婴一个晚辈在这里威胁他。他可以投靠胡亥,却不代表着,嬴婴能在他面前放肆。好歹为官多年,也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这股子威严却是有地。李斯这一翻脸,那股官威顿时油然而生,嬴婴还想再说,却被赵高拦住。

“丞相何必动怒,婴公子也是一时心急嘛……

不过婴公子地话倒也没说错。这件事若不得妥善解决,你我都不得好死啊。到时候,连带着您地家人……就算我们不说什么,其他人会怎么想。如今之计,你我三人需同舟共济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