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说降(第2/3页)

由于殷通是齐人出身,习惯于将狱称之为。牢头连忙说:“启禀郡守,一切如常。”

“薪!”

殷通看着门头高悬的黑色牌匾,上面有两个朱红色的大字,薪狱说起这薪,却又不寻常的来历。相传当年吴越争霸,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成了吴王的俘虏,卧薪尝胆,就是在这薪之内。当然了,当时并不叫薪,也不似如今这般的巍峨。

吴国战败之后,勾践兴建了这座府邸。

后来吴越灭亡了,薪就变成了关押犯人的地方。不过能被关押进此地的人,都非比常人。

殷通点点头。迈步走上了台阶。

那老头在他身后紧紧跟随,很快就转入牢室甬道之中。

有一股子令人作呕的腐臭气息迎面袭来,让殷通忍不住皱了一下眉头,轻轻的咳嗽了两声。

这牢狱之中。就是这么一股味道。

哪怕是豪华的牢狱,也难免是这种情形。殷通倒不好说什么,轻声问道:“项梁在哪个牢室?”

“项梁?”

牢头先是一怔,“项先生在最里面地囚室。顺着道往前走,一拐弯就是。”

言语之中,透着一股子恭敬的味道。项家在楚地威望很高,在昔日的吴越之地,同样如此。

殷通这心里面,可就有点不舒服了。

在他看来。如今老秦岌岌可危,他才是这会稽郡的主人。牢头和他说话地时候,虽说是极尽卑谦,但并没有太多的恭敬之意。而这种发自内心的尊敬,才是殷通所需要的感觉。项家,不愧是荆楚十八姓之一,在这会稽郡里,也是地位很高。可这样,自己又算是什么人呢?

若非是有求于项梁。殷通现在就想把项梁斩杀掉。

“你下去吧。我有事情和项先生说……你们几个,守护好这里。”

殷通吩咐完毕。//只带了一个家将,拎着食盒往里面走。其余人在甬道里。把狱吏赶走之后,守护起来。

牢室地光线很暗。殷通只能看见一个蓬头垢面的男子,坐在牢室正中。

这牢室中并不算特别凌乱,他跪坐中央,一副庄肃之色。看不清他的相貌,但殷通知道,这个人,就是项梁。

“项先生,一向可好?”

殷通在牢室外站好,嘴里啧啧了两声,“你看看,你看看,这些人是怎么做事的?怎么让项先生住在这等地方?实在可恨,实在可恨……此乃是某家的疏忽,还请项先生见谅啊。”

“郡守不必客气!”

囚室里的男子,说话时带着阴柔之气。

声音听着,很悦耳,也颇有涵养。但是,却少了些雄烈气息,软绵绵地,让人感觉不太舒服。

“梁不过一囚徒耳,能在这薪之中,已经是托郡守照顾,怎敢又其他的要求。”

“自上一次与先生见过后,通一直想再来拜会。只可惜……那之后发生了许多事情,以至于通难以抽身。今日恰有闲暇,故而前来拜望……来人,把酒菜摆上,我与先生畅谈一番。”

家将打开牢门,把烛火拨亮。

只见囚室里的男人,仍正襟危坐。

把发髻拨开,露出一张极为清秀的面庞。岁月的刀锋,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却不能掩盖去他原有的英挺和俊秀。男人看了一眼面前的食物,朝殷通微微一笑,给自己斟上一满杯酒。

“梁多谢郡守,先干为敬。”

“请!”

殷通摆手示意家将出去,然后在项梁对面坐下。

“郡守今日前来,怕不止是为了请项某喝酒这么简单吧。”

“项先生果然聪明。”殷通呵呵的笑了,“既然如此,通就不妨直说了。当初囚禁项先生,并非通之本意。实圣命难违,不得不如此耳。项先生一门高士,通早有耳闻,素来是敬重地。”

虽然说是直说,但殷通还是要先试试口风。

项梁淡定地一笑,“郡守这番心意,梁代先人,谢过了!”

“咸阳数次发来诏令,要通把先生囚往咸阳,但通都拒绝了……先生可知道,通何故如斯?”

项梁喝了一口酒,沉吟半晌后,轻声道:“陛下已崩!”

这句话,说的很巧妙。

言下之意是说,不是你想要拒绝,而是因为秦始皇死了,所以你有了别地想法,故而拒绝。

殷通一听这话,不由得笑了起来。

“先生果然是聪明人,看起来先生已经明白,通今日为何来此喽?”

“略知一二。”

“即如此。我就直言了。先生虽为囚徒,困于这方寸之地,但想来对外面的事情,也有耳闻。

二世登基以来。信用宵小,倒行逆施。

我观之,其非人主之像,定难长久……如今。天下群雄并起,战火不断。殷某虽非会稽人,可出镇多年,对这会稽也颇有感情。实不忍有一日,战火蔓延江南,到时候难免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