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厚黑(第3/3页)

在脑海之中,浮现出了这样一句话。

刘用力的握紧赤旗:我非英雄,却也见不得那小人成事……刘邦,我定不会让你得偿所愿。

洗罢了身子,刘来到了府衙大厅。

刚坐下,就见司马喜急匆匆的从门外跑了进来。

经过安期的救治,又好生的调养了月余,司马喜的身子已经大好。只是那失去的手臂,却再也回不来了。

不过,司马喜并未就此而颓废。

没等身子骨好利索,他就忍耐不住,哀求戚姬找蒯彻等人,要来了各种书简阅读。由于失了一只手臂,大多数时候都是让戚姬在旁边为他诵读。戚姬也曾在张苍门下学习过,后来又在程邈门下学习,非但识得那秦国小篆,甚至包括六国在内的文字,也多多少少的认得。

始皇帝下令焚书之时,刘曾让吕嬃大肆搜集。

当然了,那些书籍大都被保存下来,焚烧的不过是空白木简而已。反正这楼仓一亩三分地上,还没有人敢找刘的麻烦。不过这许多书籍刘还没有来得及看,如今却全部便宜了司马喜。

吕嬃和夫人,也刻意的减少戚姬的事情,让她专心陪司马喜读书。

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司马喜表面上虽然依旧是嘻嘻哈哈,可是在心底里,却隐藏着浓浓的恨意。

刘回来之后,司马喜已经行动自如。

只是看见他那空荡荡的袖子,刘就觉着好生愧疚。

想当初,若非是刘一意要栽培那韩信,司马喜的手臂,怕也不可能丢掉。也是出于补偿之心,当刘秦拜在公叔缭门下求学的时候,刘刻意安排司马喜一同前去,做刘秦的伴读。

其实,就是让司马喜在公叔缭门下求学。

而司马喜呢,也没有辜负刘的期望。一方面刻苦学习,另一方面则主动要求为刘做事。

他已经成年了,体态略显单薄瘦弱。

刘也觉得,司马喜应该学以致用,于是安排他做中涓,在刘门下做书佐,负责处理公文。中涓者,亲近之臣。后世‘中涓’的含义,多指太监宦官,然则在现在,特指近臣。

“喜子,何事如此慌张?”

司马喜举止很稳重,躬身回道:“主公,门外有一人,自称是您的故交,想要求见于主公。”

故交?

刘实在是想不出来,他如今还有什么故交。

难道说,是巴蜀来人吗?一想到巴蜀,刘不免有些激动起来,连忙站起身道:“快快有请。”

司马喜点头答应,转身出去。

不过在出门的时候,他朝着庭院中,正巡视府衙的季布使了一个眼色,季布立刻明白了。

刘艺高人胆大,加之一直期盼巴蜀的消息,故而不在意。

但却不能代表,其他人可以不在意。司马喜在经历了韩信一事之后,变得越发谨慎小心起来。

他示意季布加强守卫,以防意外发生。

然后才带着来人,走进了大厅。刘一见来人,不由得微微一怔。

不是巴蜀的人,但他的确是认识。来人倒也没有说谎,还真真是故交呢……刘站起身来,快步向来人迎了过去。

“周先生,您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