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九章 长征(九)(第3/5页)

蒯彻冷笑一声,“莫不是上将军以为,手握三十万精卒,连一群山东的乌合之众,也斗不过吗?”

王离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就变了。

是啊,我怕他个甚呢?

他要是敢强占河南地,老子麾下地兵马,也不是吃素的啊。

王离静静的观察着蒯彻,而蒯彻则神色自若,一点也没有惊慌之色。

“先生所言极是!”

王离咬了咬牙,站起来道:“既然如此,我也不为难广武君。他可以假道九原郡,只是不能在九原郡停留太久。(*)这样吧,我允许他在临河停留休整三十……不,十五日。若十五日后不过河,我定然会下令攻击。”

蒯彻摇摇头,“十五日却有些短了……毕竟广武君长途跋涉,至九原已人困马乏。

二十日,但必须在:衍得到足够的补充。不过上将军放心,我们可以出钱购买,决不让上将军受损。”

二十日,:衍?

王离断然否认,“临河,三十天……至于辎重补充,我可以让人给予供应,但需高出市价。”

“若是在临河的话,只怕三十天不行,五十日,广武君定然可安排妥当,渡过黄河。”

“四十日,绝不能再多!”

临河是个小城,补给相对困难一些。而且是在新筑的长城之外,王离倒是能理解刘难处。

两人讨价还价,最后还是确定在四十天。

蒯彻心满意足的起身,准备告辞。

却不想,王离突然说:“先生,您有如此大才,何必北上,过那颠簸流离地生活。离愿为先生担保,何不留在我军中呢?待六国之乱平定,王离保证,先生地爵位,定不会低于广武君。”

王离,对蒯彻有了兴趣。

蒯彻一怔,沉吟了片刻后,“此事,我还需要和广武君商议。”

“哈,那很简单……我相信广武君,是不会薄了我这个面子的吧。”

语气中,带着一丝丝威胁。你如果不同意留下来,我就不让刘有好果子吃,你自己看着办。

蒯彻苦笑一声,“上将军,此事容我三思。”

“这是

王离沉声道:“先生可持我将令前往界休,通知那涉间,令他放行……到时候,先生可以和广武君当面直言,我相信广武君,一定会同意。”

那言语中,带着不可抗拒之意。

蒯彻面颊抽搐了两下,“既然如此,彻愿效犬马之劳。”

刘伸了一个懒腰,走出铜府衙大门。

到了铜之后,他麾下流民的数量,已增加到了十万之多。

河北战事,虽不如山东南部的战事那样频繁,可同样也是很激烈。赵国强征百姓,许多人都逃离了家园。上党郡的情况好一些,但也是非常混乱。混乱到刘+火烧壶关之后,上党郡郡守竟不敢派兵追剿,只是接手了壶关的防务以后,放任刘一行人,平平安安地北上。

李颍,去了界休,到现在还没回来。

无奈何,刘只好命季布和钟离昧两人,在少水(时黄河支流)之源,安营扎寨,等待消息。(**)

若非情况特别紧急,刘可不愿意和秦军正面冲突。

他可以在山东南部,在一路杀过来,但那些终究比不得在北疆作战的秦军精锐。

更何况,就算动了界休,那就等于惊动了王离。

以他目前地状态,勉勉强强抵达九原郡,已经是非常难得。如果和秦军正面交锋,那可就是九死一生。不过,界休的涉间,也没有任何动作,任由刘+地兵马,在少水站住了脚跟。

“君侯,公叔先生有请!”

薄女从后面一路小跑的追上来,禀报道。

公叔缭一般不会主动去找刘,都是刘自己前去求教。

他执掌黑衣卫,但大多数地时候,是通过秦同与刘进行联系。这一次主动找刘,却让刘心里一咯噔。

莫非,是出了什么乱子?

刘免惶恐,快步向公叔缭的住处走去。

公叔缭也住在铜府衙中,有一个很清静地小院子。

见到刘+进来,他摆手示意刘坐下,然后对在他身边看书的刘秦道:“秦,去把那书卷拿来。”

刘秦应了一声,站起来走进了内室。

不一会儿,他捧着一摞纸张回来,在公叔缭地示意下,放在刘面前。

虽然一路奔波,刘秦的功课却没有停止。在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之前,公叔缭仍旧担任刘秦地老师。公叔缭有规矩,上课的时候,刘秦首先是公叔缭地学生,其次才是刘的儿子。

所以,没有公叔缭同意,刘秦不得擅自开口。

刘+拿起来看了一眼,见上面密密麻麻尽是小篆。

公叔缭说:“我观君侯治兵,颇有当年铁鹰锐士之法。铁鹰锐士自司马错大将军创立以来,已渐趋完善。我回大梁之后,又寻来了当年吴起将军训练武卒之法,加以改编,结合了技击骑士的一些训练之法,才有了这一卷《公叔治兵》。今献于君侯,待他日可以用于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