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一柄青鱼剑(第2/3页)

“客人,可有什么需要?”

店中的伙计,热情的迎上前来,很恭敬的说:“我们长记打造出了物品,在原阳可是首屈一指。”

男子身披一件灰色的粗布大袍,从袖子里取出一张图纸。

“我想铸剑!”

“铸剑?”

伙计接过了图纸,扫了一眼,眉头不由得一皱,“客人,请稍候,您这剑不同于寻常,恐怕需要我们的大师傅看过才能决定。这样吧,您稍坐,我这就去请我们大师傅出来和您商议。”

大汉点点头,在榻上坐下。

不一会儿地功夫,从后堂走出一个身穿坎肩,**双臂的壮汉。

“客人,您要铸剑?”

“正是!”

“我叫长,是这长记的管事,不知能否让我看看您的剑图?”

“当然!”

大汉把图纸递给了长,他拿着图纸,端详了一阵子,轻声道:“客人,您这剑,不一般啊。”

嘿,不知你能否铸成?”

“铸剑自是没问题,可您这把剑的材料需要仔细斟酌,还有这个形状,也许专门打造剑胚。

一时半会地,是难以铸成,而且价钱……”

大汉从袖子里,取出了一黄金,摆放在了桌案上,“如能让我满意,我愿出十五黄金,这是定钱。”

我的天,一柄剑,居然要十五黄金?

长看了一眼案子上的黄金,又看了看图纸,“三个月!”

“不行,最多一个月……我可以再加十五黄金……如果你能提前一天,在三十黄金的基础上,我就多给一。你看怎么样?如果不行的话,我就去别的地方,找别人为我铸剑。”

三十黄金……

长皱起了眉头,沉思不语。

片刻后,他一咬牙,“成,就这么说定了!”

大汉站起身,“如此,我一个月之后,前来取剑。”

“客人,这剑,叫做何名?”

大汉的脚步微微一顿,犹豫了一下之后,轻声道:“青鱼,就叫做青鱼剑!”

剑图上,画者一柄奇形长剑,浑若鱼状。在图形旁边,还标注着各种要求,诸如重量、材料,等等。

长看着剑图,轻轻摇头道:“好奇怪的剑……青鱼剑?倒也真是形如其名……哈,真奇怪!”

刘的病,也算不得什么大病。

在床上躺了两天之后,他就能下地行动了。这才一下地,他就立刻忙碌起来。

:衍只是一个小城!

也许过两年,这里会成为一个繁华之地,但是现在,正百废待兴。

十万流民,已经分批安置下来。其中有四万多人,被转移到了五原县,以扩充当地的人口。

四万人,对于五原城而言,并不算太多,而对于整个并州而言,这点人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在并州,有一个最大地好处,那就是没有太多的利益纠葛。特别是乌氏堡被消灭之后,刘+就是并州最大的获益者。在并州推行均田和府兵制,相对而言,也就最轻松,最顺利。

而对这四万流民来说,只要他们到了并州,不但可以获得土地,还能得到耕牛和农具,建立起自己的家园。中原百姓地土地情结,无疑是极其强烈。在听说了移民并州的好处之后,踊跃报名者无数……其中还有许多:衍地原住民,也非常愿意去并州,建立一个新的家园。

至于均田制和府兵制,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一切,到来年,就可以见分晓……

因为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萧何非常重视并州的新法推行。在一个月里,往返:衍并州六次,和曹参反复说明这新法的重要性。以至于曹参见到萧何,甚至生出了想要逃跑的念头。

刘倒是没有过多地关注这件事。

新法已经制定下来,接下来就要看这并州能否成功;如果成功了,那么来年就可以在整个九原推行此事。不过,那就是来年的事情了,刘在关心地另一件事,是即将回家的数万秦军。

山东局势变得复杂起来,涉间这一支人马,想要顺利回来,就必须要清理出通路。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山东诸侯利益纠缠,错综复杂。

就拿陈馀张耳来说吧,两人原本是师生关系,一直是亲密的合作伙伴。但由于巨鹿之围,两人已生出了间隙。张耳认为,陈迟迟不肯出兵救援巨鹿,是坐视不管,置他于死地。

可陈却冤枉地很!

他数次派兵前往巨鹿救援,不是被涉间阻拦住,就是被王离击溃,怎能说是坐视不管?

“君侯,说穿了,这两人是出现了分歧。”

陆贾笑道:“巨鹿一战之后,张耳的势力大损,已经无法和陈馀相提并论。而且他看楚军势大,故而就生出了靠拢楚军的念头;可陈呢,虽被王离击败过几次,但其根本并未损失。

陈馀手握广阳、恒山两郡,手中也有数万大军,如何肯投降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