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二)(第3/4页)

张良,何等高傲之人,却说出这样的言语。

刘邦闻听,心里一凉。

怎么,这世上还有比子房高明的人?在刘邦心里,张良已经属于高人了……可现在,连张良都认输,那个人,还是人吗?

张良说:“以谶纬造势,勿论这时机,还有手段,都恰到好处。

武安侯,我甚至怀这之后的种种谣言,也出自同一人之手,把整个局面,全都给搅浑了。”

“此话何解?”

“其一,铖一出,无数人被卷入其中,诸侯之间,必然会彼此提防。其二,所有被卷入天命之人,都将遭到敌视。我相信,如今怕是连楚王对武安侯,也不会如早先那般地信任。

而这三,大河南北,定然会陷入一场苦战。

武安侯你想,只一个河北赵地,现在就有五个天命;而这大河之南,更有七个天命,局面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如今,也就是武安侯您,必须要做出选择了,是争,还是要避让呢?”

刘邦这心里,不由得一动,陷入了沉思。

张良也不催促,而是把目光,转移到了卢绾身上。

“卢绾,你刚才说,那刘广武地身边,有一个比他还厉害的角色?”

原来,刚才寒暄的时候,~[商等人谈起了巨鹿之战。

对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所表现出来的狂野和凶悍,~[商表示颇有些敬佩。可没想到,樊却说:“项籍虽勇,但比起刘广武来,恐怕还有一些不如。”

刘广武,说地正是刘。

到了这种程度,这种地步以后,谁都不可能再去小看刘。哪怕刘+已经北上九原,依旧不容人小觑。言谈之间,哪怕刘邦等人不情愿,也必须要称一声广武君。毕竟,对敌人的不尊重,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在经历了无数波折之后,刘邦也好,卢也罢,都必须承认。

~[商自然不信。

于是樊哙就把刘一些事情说了出来。

“这天底下,若当只论勇武者,项籍可列第三。”

张良也很好奇的说:“如此说来,那第一位,恐怕

刘广武了……那第二又是何人呢?”

“刘广武虽勇,但恐怕只能排在第二位。”

“哦?”

不仅是张良来了兴趣,~[商也颇为好奇:“但不知,这第一位又是何人?”

樊哙的眼中,流露出一种恐惧之色。

刘邦和卢绾都表现的有些尴尬。

“屠子,你就说吧……那刘非比常人,依我看,迟早还要与他交锋。与其这样子,还不如说出来,让子房心里也有个数儿。

唉,还是我来说吧,屠子说地第一位,怕是刘广武的兄长,刘巨。”

“刘巨?”

樊哙苦笑着点点头,“没错,早年间,楼仓有一个说法,叫做楼仓三雄,巨熊为最。那巨熊,就是刘巨。此人是刘广武的兄长,不但是武艺高强,力气也格外惊人。我想,我们这些人当中,能挡住刘巨二十招的人,怕除了肥侄的大将朱句践以外,连我都不是刘巨的对手。”

~[商不清楚朱句践有多厉害,可张良却是见过。

“这刘巨,什么样子?”

“什么样子?”

樊哙和卢绾等人挠挠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周勃说:“此人较刘广武更凶,更猛……说来奇怪,当年刘广武到沛县地时候,还是一个独子。可谁知道,没过两年,就突然多了一个刘巨。刘广武对外说,那是他失散多年的兄长。”

张良先是一怔,旋即笑道:“这地确是有些古怪了。

说起来,早年间我家中有一锁奴,也是力大无穷,凶猛无比。只可惜那年我在博浪沙刺秦,他为了掩护我与秦人死战,此后就没了音讯。若我家狗儿还在,倒也未必就弱了那刘巨。”

俗话说的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刘邦一愣,抬起头向张良看去。

“子房,你刺秦是在哪一年?”

张良想了想,回答说:“秦王政二十九年,算起来距今,也有十余年了吧……

狗儿那是正当年,若今还活着,也应该有三十七八了。唉,却是可惜了,否则又何惧那项家子呢?”

张良这一句话,让刘邦心里一动。

他扭头问道:“,你可记得,那刘巨是何年到地沛县?”

卢绾说:“好像……也就是秦王政二十九吧,距今正好十一年。”

刘邦嘀咕道:“子房在秦王政二十九年刺秦,刘巨在秦王政二十九年出现……绾,我依稀听人提起过,那刘巨刚到沛县的时候,好像是身受重伤,对不对?”

张良也愣住了。

“武安侯,你莫非以为……”

刘邦摇了摇头,“我只是奇怪,似乎过于巧合了。对了,当年刘广武,是去了何处?”

“我印象中,他好像是去地宋子。是秦王政二十八年走的,大概秦王政二十九年开春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