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垓下(第2/3页)

张良虽然不清楚陈平调剻彻回来的意图,可多多少少也明白,剻彻并非是为制衡他而来……

双方息战十日之后,唐军和楚军。在河水故道,展开了厮杀。

从一开始的斗将,到后来的斗阵。再到最后整军厮杀,战事一点点的升级,变得格外惨烈。

就在大部分人都以为刘阚要在临济和项羽决战的时候,李必自陈郡出兵,接连占领苦县和谯县两地,令睢阳曹咎顿时慌乱起来。他原本以为,这只是唐军的诡计,是为了扰乱项羽的视线。但是,当颍川骆甲也开始向陈郡靠拢,大有合兵一处。攻取相县的趋势时,曹咎慌了。

相县一旦告破,则泗水郡危矣。

虽然之前镇守睢阳的时候,范增曾再三警告曹咎,不可以出兵。可局势变成这样子,曹咎也无法在听从范增的警告了。再说了,这个范增似乎心怀不轨,楚王对他有知遇之恩,居然想要架空楚王?曹咎是项家的家臣,最看不得的就是范增的这种事情,于是立刻出兵,准备阻击李必二人。

然后,就在曹咎出兵的第三天。蒙克亲率两万骑军,自陈留突然出兵。

没有攻打睢阳,而是直接绕过睢阳,占领粟县,切断了曹咎和睢阳方面的联系。曹咎和李必骆甲二人,在灵璧展开惨烈的战斗,却不想蒙克偷袭曹咎后军,两万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天而降。曹咎被杀得惨败,在撤往相县的途中,被蒙克率一支人马追上,死于乱军之中。

曹咎的败亡之后,项羽才得知相县被攻击的消息。

他立刻停止和刘阚决战,兵退三百里,退守于定陶城。

项羽亲率骑军万人,准备效仿当初攻打魏豹时的情况,以骑军的机动能力,奔行千里,救援曹咎。但项羽却忽视了一个问题,蒙克不是曹咎,不但是名将之后,更从小在蓝田大营中训练,更在北疆效力多年。若是论对骑军的了解,蒙克丝毫不逊色于项羽,甚至更甚几分。

得知项羽前来,蒙克以小股骑军出击,诱使项羽追击到砀山脚下。

而后集结两万骑军,在砀山脚下和项羽一场对决。这两个人,一个是勇冠三军,一个是兵法出众;一个是常胜将军,一个是身经百战。蒙克和项羽的骑战,可算得上是势均力敌。

但蒙克以逸待劳,更在兵力上占居了优势。

双方鏖战正酣时,李必骆甲从砀山两侧突然杀出,楚军大败。

项羽奋勇杀出了重围,可称得上是血染征袍。唐军人数虽然占居优势,却无一人能挡住项羽。

蒙克站在山头上观战,忍不住赞叹一声道:“此獠悍勇,非陛下和唐王父子,无人可敌”

李必骆甲,深以为然……

项羽战败之后,退至丰邑,准备重整旗鼓。

但刘阚却不打算给项羽任何喘息的机会,四月中,临淄黥布被困月余。不得已向柴武求援。

柴武立刻点齐兵马,率部出击。

在途经梁父山的时候,遭遇灌婴的袭击,三万棘蒲军全军覆黑

当年,柴武之父就是战死于梁父山中。

而这一次,却换成了柴武……

柴武本想决一死战,可不成想被困梁父山的时候,昔日好友李左车,竟孤身入山,前来劝降。

柴武深恨刘阚,以为当年若非刘阚,他老爹也不会战死。

可过去许多年了,柴武也不再是当年的莽撞小子。他也知道,当初就算是没有刘阚,也休想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刘阚的恨意,也渐渐的减弱了……危局之时,却不想见到了昔日的好友,柴武一时间感慨万千。

李左车说:“阿武,如今天下大势已定,吾皇乃天命所归。

昔日,你我痛恨老秦。但现在。老秦已经不再了,你又何苦再执念于过去?需知,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今日前来,正是要劝说与你,投降陛下,说不得日后还能得封侯拜将啊。再说了,柴叔叔膝下仅有你一个儿子,你柴家六代单传,难不成你想要到你这一代,绝了血脉?”

说其他的,柴武未必会听从。

可是当李左车提到了子孙,柴武心动子。

这古人最看垂的就是血脉的,他这些年东奔西走,没得到过片刻安宁,虽年近四旬,但膝下无子。这不得不说,是柴武心中的一个遗憾。不过,就这么投降的话。未免……

“那唐王,真的能容我?”

李左车忍不住笑道:“陛下乃当世豪杰,胸襟广阔。

君不见,当年张子房亦曾与陛下为敌,然则现在,却贵为郎中令,大将军。柴大哥你勇冠三军,虽和陛下为敌,但也深得陛下看重。此次我书信陛下,想要为你求一出路,未曾想陛下亲自回信,并派国舅吕释之前来见我。陛下说,若柴大哥愿归顺,陛下愿以将军之位,虚以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