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6章 黔国公生气了(第2/3页)

“去叫两位师爷来!”秦林吩咐陆远志。

这回的幕僚阵容实在强大,虽然两位师爷现在还是秀才身份,将来可了不得,一位帝师,一位大学者——上海徐家汇,就是因纪念徐光启而得名。

这两位也暗中纳罕,所以陆远志一叫,他们就急忙赶来,和秦林商议大事。

秦林亲手为他们每人倒了一杯茶:“今天的情形,两位都已经看到了,永昌前线危急,本官两天之内就要发兵救援,两位有何良策?”

白霜华已经去支援永昌前线,但她毕竟是一个人,就算神功无敌,那也没办法对付缅军的千军万马,或许能给敌人制造一些混乱,却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就扭转战局。

这……孙承宗略作沉吟,他生性勇于任事,也不和徐光启推辞,第一个说:“此次看来,非但饶仁侃、苏酂等辈心怀鬼胎,沐昌祚也颇有不虞。云南沐王府的情况与别的武功勋贵很是不同,朝廷许他永镇云南,发兵不发兵,小半在饶、苏,大半还得着落在沐昌祚身上。”

徐光启拱拱手,思忖着道:“东翁明鉴,学生听说那沐昌祚记挂父辈仇怨,有意与督主为难,偏生云南这边朝廷鞭长莫及,东翁即便是钦差身份,他要虚与委蛇起来,却也难以处断。为今之计,须得快刀斩乱麻,尽快和沐昌祚取得一致。”

孙承宗、徐光启都知道云南的特殊情况。

文官集团在朝堂上越来越占据上风,就连魏国公、成国公、定国公这样的与国同休戚的勋贵,也不得不尽量收敛,免得被抓住什么把柄。

唯独云南,地方实在过于偏远,在这个时代和中原地区的交流那是非常非常的困难,朝廷鞭长莫及,即便有什么举动,都得顾虑云南的局势会不会起变化,要对沐家有点什么,更是顾虑重重。

也正因为此,当年张居正设法捉拿沐朝弼,被满朝有识之士视为非常之举——这还是让沐昌祚袭爵,给了沐家台阶呢!

孙承宗和徐光启分析到这里,就感觉难以继续,两人皱着眉头苦思。

秦林却点点头表示满意了,两位师爷的潜质很好,但毕竟还年轻,此次南行带上他们,希望能起到锻炼的作用,目前看来比预想的更好,本来以为是大科学家的徐光启,也对局势颇有见地。

这就是秦林不知道了,他只晓得徐光启是和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却不知道小徐后来做到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内阁辅臣啊!

就在秦林以为两位师爷不会再说出什么主意的时候,孙承宗又拱拱手:“学生想来,那沐王府虽然骄横跋扈,对朝廷本身还是忠心耿耿的,断不至于贻误军机,故意放缅军入侵,想必其中另有别情,督主应与沐昌祚开诚布公,或许能知道个中缘由。”

哎呀,怪不得是未来的帝师呢!秦林又把黑脸秀才高看一眼,他这话说得很对,沐昌祚再怎么横行跋扈,他对朝廷的忠心不会有问题,记忆中好像大明灭亡之后,沐王府残余势力都还在坚持反清复明活动呢!

“两位师爷说得不错,本钦差要让沐昌祚两天之内发兵,就得倚仗他对朝廷的忠心。”秦林说到这里就坏坏的笑了笑,又从夹袋中取出一封信,递给两位师爷:“再加上此物,料想也该差不多了吧?”

孙承宗和徐光启互相看了看,都是惊喜异常:原来秦督主有这道杀手锏!

第二天一早,不等秦林发帖子传见,昆明除了黔国公和巡抚之外的大小官员就自己等在了钦差行辕外头,候着钦差传见。

偏偏秦林谁也不见,就发帖请黔国公。

沐昌祚拖了半个时辰,才骑着逍遥马慢悠悠地走到行辕,开玩笑,堂堂黔国公何等尊贵的身份,下亲王一等而已,实权犹有过之,如果钦差一招就巴巴地赶过去,岂不被别人看低了三分?

门口传报,按照惯常的制度,秦林虽然是钦差大臣,毕竟圣旨昨天已经宣过了,今天就该到门口迎一迎黔国公。

孰料秦林根本没来,沐昌祚被晾在辕门外许久,才有个豹头环眼、身体雄壮如门神的汉子,持着根酒杯粗细的铁棍出来,瓮声瓮气地道:“哪位是黔国公,我家钦差秦督主有请!”

我的妈呀,这大汉长得像个门神倒也罢了,声音真如打雷,活像半空里一记霹雳打下来,震得沐昌祚耳朵嗡嗡作响,而且明明站在面前,这厮偏偏平着看过去,愣是没看见矮了三个头的沐昌祚,喷了他一脸唾沫。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呀!沐昌祚气得不轻,愤声道:“粗坯,你家秦督主没教你礼仪吗?真是岂有此理!”

牛大力嘿嘿笑着不说话。

沐昌祚气咻咻的,正要抬腿进去,后面又嚷了起来,回头一看几个亲兵被钦差带来的番役拦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