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养民如羊,不如养民如狼!(一)(第3/4页)

又是很忽然的,整个会场静了下来,这种诡异的安静来得太快太猛烈,以至于变成一种比吵闹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氛围!

……

“他竟然在这种场合下说出此事!”

耶律屋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次他出使天策,又遣韩德枢出使洛阳,将燕云一地分赠两国,乃是阳谋。

而韩延徽别出蹊径,诱使桑维翰在天策境内散布谣言,用以离间张迈与杨易,加剧天策前线与后方的矛盾,这是阴谋。

这阴谋虽然不是由耶律屋质来主抓,但他也从韩延徽处得知其一二,而在与曹元忠的交流之中也暗加推动,在离开秦州之前,他已经看到一股潜流正在天策境内涌动,在佩服韩延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计外,也很想看看张迈会怎么应对这个难以明说又难以处理的大难题。

耶律屋质心想,或许张迈会视而不见,或许张迈会笼络杨易,或许张迈会故作信任,但总之关于对杨易的疑忌肯定要避而不谈——甚至连史官都要为尊者讳!

但耶律屋质再怎么设想,也万万不会料到张迈会在这种情形之下、这种场合之中,将事情揭破!

这种事情不说破,各方还有回旋的余地,一揭破,那就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形势,随时会变得难以收拾了!

难道张迈不知道这一点?

还是说,天策内部发生了什么大变故,竟然逼得张迈不行此下策?

……

作为石晋的使节,王溥虽然年轻,但来自中原,熟读史书的他也知道这种问题的严重性!

王翦征楚,秦始皇能不疑王翦?但就连最敢说话的《史记》都没记载秦始皇在楚国灭亡之前曾公开说过对王翦的什么猜疑之语,最多只是记载了王翦自己对心腹之人作推测之言。

李靖的军事天赋傲视群伦,唐太宗能不忌惮他?但在所有史书之中,有记载的只是李靖与唐太宗之间君臣如何相得,史书最多也只是记载李靖功成之后如何闭门谢客。

这些事情,是不能摊开来说的啊!

……

曹元忠张大了嘴巴,几乎不能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

一直以来,张迈与安西唐军将领之间关系之亲密,几乎是针扎不入、水泼不进!

作为沙州故旧,在有关杨易漠北掌权的事情上,他们的立场其实是最暧昧的,甚至可以说,这股谣言的潜流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这帮人在推波助澜!

曹元忠没有直接参与此事,也未主动传谣,他甚至还嘱咐族人不要在这件事情上乱说,因为他觉得就算说了,也很难动摇张迈与杨易之间的关系,更不要说这么做对曹家也不会有好处!

但曹元忠万万料不到,张迈会自己说出来!

……

大商人郑济无比惶恐!

他想起了前日才与郑渭的谈话,想起了郑渭那无比警惕的眼神!

在秦州这么多人里头,敢拿这件事情在张迈面前提起的屈指可数,而郑渭就是其中一个!

“该不会是阿渭他……真的跑去跟元帅说了吧?”

杨家和郑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利害冲突,天策如果内乱对郑家来说有害无益!更别说自己很可能已经被扯入这次洪流之中了。

忽然之间郑济无比后悔,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去听这些事情!要是自己不知道,或者不放任……那会不会对今日的局面稍稍有所改变呢?

……

魏仁浦目视范质,在发现范质脸色苍白之后,他的眼中便爆发出怒火!

他看出范质知道这件事情!

既然知道,怎么不劝阻!

已经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绑上张迈战车上的魏仁浦,以他此刻心迹而论,绝对是千古忠臣的典范!

他此刻根本就没有考虑自己个人的得失,他心里想的只是张迈,考虑的只是国家!

“这等事情,怎么可以在公开场合中说出来,范文素啊范文素,你怎么就不劝住元帅!”

……

杨光远和安审琦,对望了一眼,却从对方眼睛中看出了各自的不同。

两人与天策大唐的结合还不是很深,但安审琦对张迈还是挺佩服的,对能够征服漠北的杨易也是心生敬仰,只要张迈不犯什么大毛病,安审琦很愿意忠心为他效力。他没料到张迈和杨易之间也会爆出这样的问题,一时间不免颇为失望。

而杨光远的眼神中则是露出一丝不屑。

“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不是狗咬狗?”

想起这几个月的接触中,张迈每每流出的豪言壮语,杨光远心中便有一种讽刺的快感。

“到底还是那样子,这里和洛阳那边,原来也没什么区别。话说的好听,该争权夺利时照样争个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