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驱虎吞狼(第2/5页)

……

从秦西来的新的说书人,到达朔州的时候,旧说书人身边已有八个弟子,围绕着这位旧说书人扶手捧脚,毕恭毕敬,听着师父的话,管新来的说书人唤作“师叔”。

新说书人笑道:“都是代地民生艰苦,没想到你这里倒是活得滋润!”

旧说书人屏退了徒弟,这才请新说书人入内,问道:“老兄此来可是要来代替我?”

“咿!你在这边已经立下了根基,我此来只是传递秦西那边最新的消息,又带了一些新段子来。我大概逗留半个月,就要设法去转去幽州,那边现在只有一个变文僧,而且消息隔断得厉害,孤掌难鸣,久了只怕会出事。”

旧说书人道:“幽州,好地方啊!那可是不下于太原,直追洛阳长安的大地方!”

“你很羡慕?那要不你去,这里的场地、徒弟留给我吧。”

“哈哈,我怎么好抢老兄你的财路,我这人没什么出息,有口安生饭吃就安了。”

“你怎么不说我这次去幽州是去做开荒牛?更别说那里还是契丹人做主,此去咱可是冒着杀头危险的。”

“哈哈,说笑,说笑,我岂不知去幽州的艰险?但老兄若能在那里站住脚跟,来日这份功劳又不是小弟能比拟的了。”

“好说,好说,也不图有多大的功劳,但望此去别误了元帅和鲁枢密的大事就好。”

“元帅?老兄见着元帅了?”

“嗯,这次我是前往幽州,深入敌后,生死难测,所以出发之前,鲁枢密特带我去拜见了元帅,元帅还为我祝酒送行。”

旧说书人听了一脸的艳羡,道:“我们当初出发时,也只是鲁枢密践行,老兄竟然能得元帅接见,这可是天大的荣耀了!若我也能得此殊荣,莫说幽州,就让我去辽东,我也九死无悔啊!”

当晚两人便交接起了新段子、新消息来,第二天吩咐弟子,去给折德扆、赵普、白承福以及朔州各路豪强下帖子,道是后天有个新段子开讲。

大徒弟听了,见这朔州各路大人物都要来了,又是兴奋,又是好奇,吩咐师弟们去干活后,又来请教师父究竟讲什么大书。

“你有福了,你师叔和我这次有一段大书要讲,到时候你和你师弟们可得把眼睛放亮了,把耳朵给竖起来,看看你师父、师叔的风采!”

他二人排演了两天,又让弟子们准备了一个大场子,各路山寨版说书人听到消息纷纷赶来,尽管入场费提高了一倍,圈内座位还是被抢购一空。

当然,最好的雅座,都留给了折德扆、白承福等豪强。

……

这一日,朔州书场座无虚席,两个说书人用的是相声的方式,先来一段众人熟悉的安西唐军东征记作开场,热了场以后,转讲秦西召开的那场国人会议,将会议前发生了什么、各地有什么传言,耶律屋质为什么来,洛阳传来什么消息,一条条地讲出来,甚至还半揣测地剖析是谁出了阴谋、谁作什么应对,到了高潮时期,才开讲国人会议,而最后的重点自然落在张迈的言论上。

秦西的这次会议本身就颇为曲折,既是时事,又涉及阴谋,将当世最大的名人——张迈、石敬瑭、耶律德光三个“天子”,杨易、薛复等著名将帅,冯道、韩延徽、郑渭这些名臣——全部囊括在内,这一段古讲出来,满场都听得津津有味,到了最高潮时,更是被张迈的豪言壮语激得热血沸腾!

赵普留意周围的民情变化,心道:“赵魏燕代,自古就多豪杰,再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民气大涨,人心可用啊!”

代地人心自古豪武,这几个月说书人的灌输乃是顺水推舟,讲的虽是故事,却在潜移默化间加强了这片地区的民族自豪与华夷之辨。

折德扆则对张迈这位领袖又多了一分认同,心道:“元帅有如此胸襟,怪不得能横行天下!我有幸跟了这样一个主公,却也不枉了!”

……

这次关于秦西国人会议的“时事开讲”之后,两三日间,整个朔州就掀起了一波心向天策的民意潮流,然而这股潮流只持续了数日,就又传来一个消息:契丹方面准备将朔州割还石晋。

消息传出折德扆和赵普都是大惊失色,朔州的民间则陷入矛盾之中。

毕竟,无论天策的说书人再怎么努力,他们也只是来了几个月时间,而代地自古就是河东的一部分,自周末以来,与汾水流域就从来都是一体的,许多代地百姓祖上就是来自汾水流域,汾水流域有许多家族则来自代地,双方无论从经济上、地缘上、文化上还是血脉上都是难以分割,朔州当初割给契丹,人人不忿,但如果割还石晋,归属太原管辖,对百姓来说则是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