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清理官场(第2/3页)

严县令想了想便道:“我打算把他们放在六曹,县衙中都是一些老吏,暮气十足,正需要一点有活力的年轻人。”

“回头再说吧!要来的年轻人还有很多,我打算让他们先到军队里磨练一阵子,既然是想来收复西域,却让他们做小吏,他们怎会甘心。”

张焕说着,又笑了笑道:“说起老吏,我倒有件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

“都督请说。”

“眼看会西堡即将建成,我打算迁二千军户到堡中去,同时也设置会西县,辖黄河边西岸数十里方圆,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县令,我看你手下王县丞颇为干练,便想提拔他为会西县第一任县令,你看如何?”

“这个……”严县令犹豫了一下,很为难地道:“新年伊始、杂事繁多,他一走恐怕县里的很多事情都会瘫掉,请都督慎重考虑。”

张焕微微一笑,“不妨,我会安排一个新县丞接替他。”

说罢,张焕抽了一鞭战马,将心事重重的严县令远远地抛在后面。

很快,一行人进了武威城,春天的武威城已被生机勃勃的绿色所覆盖,花红柳绿、姹紫嫣红,处处都洋溢着春的气息,此时天色已近黄昏,大街上人流如织,饭馆酒肆里生意兴隆,还有嗅到机会的商人牵着骆驼出现在大街上。

在离城门不远处有一座颇具规模的校场,此刻校场里扎满了帐篷,住着约千余户移民,他们大多是陇右地区的无地农民,听说去河西有可能得到土地,便悄悄地举家前来,张焕也来者不拒,实在来不及盖房,就将他们暂时安置在帐篷里。

在校场门口搭了几座巨大的粥棚,正逢晚饭时间,粥棚前排着长长的领粥队伍,一些乞丐也混杂在其中。

“都督,那是夫人的马车!”一名亲兵忽然指着从粥棚旁驶来的一辆马车,旁边还跟着几名侍卫,张焕也认了出来,可不就是裴莹的马车么?

马车的侍卫也显然看见了张焕的队伍,便立刻掉头快速驶来,‘嘎’地一声停在了张焕面前,车帘拉开,露出裴莹亮丽的笑脸,“我家老爷终于回家了!”

张焕微微笑道:“莫非莹儿是来替我安抚这些百姓?”

裴莹笑盈盈地点了点头,“你天天说河西最大的问题是人口不足,这些人眼巴巴地跑来投奔你,你虽然提供食宿,却不闻不问他们的内心感受,我今天去了才知道,他们中有不少是逃出来的奴隶,就害怕你把他们遣返回去,整日里担心害怕,度日如年,我告诉他们你会给他们自由,他们都感激不尽呢!”

“有你就行了,你是都督夫人,我不指望你还能指望谁?”

张焕说着,让亲兵先带士子们去军营给他们安排食宿,他自己却翻身下马,也坐进了裴莹的马车,马车随即缓缓启动,向都督府驶去。

“怎么,可是遇到什么不顺利之事?”张焕见裴莹的脸上有些不自然,便笑着问她道。

裴莹摇摇头苦笑了一下:“刚才在校场那边,他们谁也不相信我是都督夫人,在他们想像中都督夫人应是雍容华贵的中年贵妇,怎么会是个黄毛丫头,有不少人还以为我是都督的女儿。”

张焕不由哑然失笑,他正想开玩笑地唤她一声乖女儿,忽见裴莹面有嗔色,他立刻咬住舌头转换话题道:“你五哥来了!”

裴莹一怔,脸上的嗔色立刻变成了喜色,连忙拉开车帘向后望去。

“你别看了,他在黄河码头,留下来协助杜先生搬运粮食。”张焕搂过她的腰,在她樱唇上亲了亲,暧昧地笑道:“多亏有你这个娘子,岳父大人才出手阔绰,居然给我们河西十万石粮食,这样一来,我便可以撑到麦收了。”

一边拉下车帘,手却伸进了她的衣服里,肆无忌惮地揉捏起来,裴莹脸上映出了一抹绯红,她浑身酸软地倒在张焕的怀中,忍不住微微喘息起来。

马车越行越快,片刻便消失在绵绵的细雨之中。

……

由于崔宁和母亲的到来,都督府又略略作了些改动,张焕先是买下了紧靠府宅的一处院子,将它改建成了一座道观,让母亲在里面静养,随后又将原来杨飞雨住的那间独院重新翻修,让崔宁居住,并和裴莹所住的院子连成一片,张焕又命人买来十几个模样清秀丫鬟充实内宅。

虽然崔宁已经跟他到了河西,但她原则性极强,在父亲没有松口之前,他们俩不可能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张焕也不勉强崔宁,只要她在自己身边,没有嫁人之忧,那他也就放心了,崔宁嫁给他只是迟早的事。

崔宁性子温顺,同时她也是个极聪明的女子,为了能长久留在河西,她也是处处小心,平时只和裴莹说说话,极少再和张焕单独相处,以免惹起裴莹的不快,三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生活在一起,彼此心里都有数,可谁也不肯说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