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葛逻禄人(二)(第2/3页)

“那你呢?”张焕又转头看着裴明远笑问道。

裴明远从怀中取出几封信道:“我是来给你送家信的。”

说罢,他又四处眺望无比辽阔的大地和壮观的夕阳,忍不住仰天大笑道:“再顺便看看我旧日的游迹,十年了,这里还是这般令人心胸开阔。”

张焕自然知道他来还有别的原因,他也说破,便拉着二人笑道:“走!今晚咱们共进晚餐,给我好好讲一讲中原的事情,才几个月,我觉得自己也要变成胡人了。”

……

在张焕的帅帐内,三个人以茶代酒,一起享用着美味的晚餐:大块大块烤得焦黄喷香的羊肉,蘸着盐,几样清新可口的小菜,还有一盘馒头。

“一路行军,和衣而眠,喝泉水、啃馒头和干肉,还是回大营好啊!”张焕将一杯蒙顶茶一饮而尽,畅快得眼睛都眯了起来,他忍不住地感叹道。

“你呀!是自找苦吃。”裴明远指着他笑道:“你完全可以不用亲自来西域作战,派手下大将来便是了,哪有堂堂的兵部尚书,朝廷内阁首臣亲自来打仗的?”

“明远,你就不理解都督的想法了。”罗广正反驳他道:“收复安西、北庭,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之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说归说,可有这种机会的人又能有几个?都督若不抓住这次机会,恐怕将来就更不可能了。”

张焕点点头对裴明远笑道:“听见没有?还是罗司马理解我,亏你还是我舅子,就和路人村妇一般的俗。”

“我俗么?”裴明远摸了摸鼻子,淡淡一笑道:“你若知道朝廷的消息,恐怕就不会说我俗了。”

‘果然是有事情而来!’张焕暗暗忖道,他将手中茶杯一放,“你就直说吧!朝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裴明远从怀中取出一本折子,递给张焕道:“关中、河东、中原遭遇数十年未遇之大旱,六十余郡夏粮颗粒无收,尤其是关中,田若龟裂、饿殍千里,数百万河东、关中人逃到陇右和蜀中就食,连黄河都断流了,都督,情况很严重啊!”

张焕接过折子匆匆看了一眼,竟然是裴俊写来的:关中收官粮不足十万石,河东数百条河断流,人畜饮水发生极大困难,崔庆功放纵士兵抢掠大户、灭门无数,韦德庆率兵夜袭官仓……

在信的最后,裴俊请求张焕给予朝廷最大限度的帮助。

“我们还有多少存粮?”张焕将折子一合问裴明远道。

裴明远想了想便道:“今年陇右收成不错,蜀中的粮食也得了丰收,我来时已收官粮五百万石,蔺九寒在长沙屯田,今年已有积粮五十万石,可以支援襄阳,加上原来的存粮,这样算起来陇右官仓里应该还有一千五百万石粮食。”

张焕沉思片刻又问罗广正道:“以二十万大军,作战半年来算,我这次西征需要耗费多少粮食?”

“军粮约三百万石便可,但考虑到路途耗费,属下估计至少也要五百万石。”

张焕点点头,又问裴明远,“胡长史可有了行动?”

裴明远微微欠身道:“胡长史已经紧急调运百万石粮食支援长安,另外放粮五十万石赈济灾民,若要扩大支援,还得请示都督同意。”

张焕背着手在营帐里慢慢踱步,他知道这其实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完全可以以此为条件要挟朝廷在太庙中为自己生父建立祭祀殿,如果在几个月前,他一定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但经过数月的安西之战后,他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这些条件交换,他已经看得不是那么重了,立大殿如何,不立大殿又如何?

关键是民心,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他张焕只要有绝对的实力,一切水到自然渠成。

想到这,张焕提笔写了一封信,交给裴明远道:“我不在陇右这期间,所有我势力范围内的军政决策,由胡镛、杜梅、贺娄无忌以及你们二人,一共五人协议决策,赞成超过半数便可施行,不必事事来问我,但有一个原则你们五人一定要给我记住了。”

裴明远与罗广正一齐站了起来,躬身道:“请都督吩咐!”

张焕注视着二人的眼睛,一字一句道:“立国者,以民为本。”

……

次日一早,裴明远与罗广正二人便离开了伊吾东归,张焕没有去送他们,他早在天不亮时便来到了距军营三里外的一处练兵场,今天,要在这里试验他的‘霹雳战车’。

练兵场占地数十顷,三面环山,近千名游哨在山上、在数里外巡逻,禁止任何人靠近这里。

练兵场上已经布置完毕,数千个草人草马扎在两边,模拟敌军的骑兵群,这次试验一共有十辆战车和一千骑兵参战,每辆战车按标准配置二十五人,其中御马者两人,车内弓弩手二十人,操作石砲者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