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余震未消(第3/4页)

只见朱滔快步走进了大殿,向崔庆功深施一礼道:“请王爷息怒。”

朱滔在被任命为洛阳尹后,颇为能干,很快便稳住了洛阳的局势,又实行粮食集中供应法,从洛阳各富户的手中得粮近百万石,钱两百万贯,使崔庆功缺粮的局面进一步缓解,也由此赢得崔庆功的信任,封他为豫王相,实际就是崔庆功的丞相。

崔庆功见他满面春风,心中的怒气略略消去一些,便狠狠瞪了几名将领一眼,呵斥道:“滚!从明天开始计算,三天内给我拿下陈留,否则我要你们的命。”

几个将领不敢多言,低着头地含恨而去,崔庆功又踢了跪在地上的小宦官一脚,命他滚蛋,这才气呼呼地坐在龙椅上,指着几个将领的背影对朱滔道:“这几个混蛋纵容手下,一路洗劫杀人,使我失尽天下民心,我怎么能不恼火!”

朱滔见他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却想把责任推给属下,他眼珠一转便上前一步对崔庆功低声道:“王爷既想重收民心其实也不难,关键是手段要到位。”

崔庆功却没有顺他的话问下去,而是瞥了他一眼道:“看你样子颇为喜悦,究竟有什么好事?”

朱滔讶道:“王爷不知裴俊已经死了吗?”

“什么!”崔庆功大吃一惊,他猛地站起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

“我也是刚刚接到消息,现在就是特来禀报王爷。”说着他将一卷鸽信递给崔庆功,崔庆功一把夺过,却又不满地瞪了他一眼,他进宫时就该禀报,却拖到现在才说。

朱滔却浑不在意地笑了笑又道:“裴俊病故,李勉暂代右相之位,张焕必然要赶回京夺权,这样一来,在黄河解冻前他极可能不会进攻,再加上河北危机会转移朝廷的注意,那么王爷就有时间重新部署,包括重新收拢民心,为王爷将来登基做准备。”

崔庆功看完鸽信,心中多日所积的恼恨立即被裴俊之死冲荡得干干净净,他忍不住仰天大笑起来,笑得鹰勾鼻上的肉上下乱颤,连声大喊:“好!死得好!”

他的笑声在皇宫上空飘荡,也使得宫里的上上下下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崔庆功这下才舒舒服服地半躺在龙椅上,眯着眼问朱滔道:“适才你说重收民心并不难,这话怎么说?”

“关键是要一个替罪羊,杀之以谢天下,一般的小喽啰还不行,这个人必须手握重兵,栽在他头上才可以让人信服,比如马大维、李师道之流。”

崔庆功一下子坐了起来,他盯着朱滔一字一句道:“你其实是让我夺他们军权!”

朱滔摸着大胡子阴阴地笑了,“王爷英明。”

……

和张焕与崔庆功相比,裴佑接到家主去世的消息稍晚了两天,这倒并不是因为人送信迟到的缘故,而是长安发给他们消息的时间,就已是裴俊去世三天之后了。

此时裴佑正亲率十二万河北军从邺郡北上,他们已抵达了魏郡的衡水县,和败退下来的幽州军汇合,而回纥军的一万先锋则位于文安郡的莫县,两军相距尚有四百余里。

家主去世的消息瞬间便传遍了大营,整个河北军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主帅裴佑更是将自己关在营帐里,整整一天水米未进,大哥的去世就仿佛裴家的大梁突然间断了,巨大的压力使裴佑几乎喘不过气来,他不仅肩负着驱逐胡人、收复山河的重任,还要重振裴家,使裴家的家族权力能够平稳交接,如此重大的任务,他能够承担得起吗?

此时,严峻的责任已经使他顾不上痛哭大哥,他坐在榻边,十指深深地插入头发之中,痛苦地思索着对策,这个姿势他已经整整保持了三个时辰了。

而然使他痛苦不堪的之事并不仅仅是大哥突然去世,而是他知道大哥去世的真相,就在他旁边的桌案放在一封密书,若裴明凯看见这封书必然会大吃一惊,会吓得浑身发抖,因为这封密书才是真正的家主继承书,早在裴佑离京前往河北之时,裴俊便已悄悄地将这封正式的家主继承书交给了他最信赖的二弟,信是他亲笔所书,上面也有他的亲笔签名,还有裴佑的签名,写得清清楚楚,传家主之位给裴明远。

裴佑是很清楚大哥最终选择裴明远的原因,大哥已经意识到张焕的上位将不可避免,他是要给裴家留一条后路。

而现在从长安传来的消息却是家主临终前传位长子裴明凯,裴佑便立刻明白过来,大哥的突然去世绝不是偶然。

这正是让他痛苦和两难的地方,如果他揭穿裴明凯,将不可避免地牵涉进裴伽和其他在京的裴氏子弟,那此事对裴家的打击将是极其沉重的,搞不好还会步崔家的后尘,裴家也发生分裂,可如果不及时揭穿,等他们回去时生米恐怕就已做成了熟饭。